博尔济吉特氏为什么会被废后?废了之后发现怀孕顺治是怎么处理的?她最后得到自由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顺治十三年,废后博尔济吉特氏被自己的父亲吴克善带回了科尔沁草原,但是回到娘家后就发现自己怀孕了;清廷想要将废后接回去,但是被拒绝了,并且声称:若是强行接回的话,必然兵刀相见,为此蒙古科尔沁与清廷的关系一度紧张了起来。
(资料图片)
提到顺治帝,我们都知道他跟自己的父皇皇太极一样都是出了名的情种;后宫佳丽三千,却独宠董鄂氏一人。在董鄂氏病逝以后,顺治帝行为一度癫狂,甚至想要出家为僧;然而没过多久顺治帝便得了天花,病逝了。
其实在顺治帝的一生除了董鄂妃以外,还有四位非常重要的女子:
第一位康熙的生母佟佳氏,为顺治帝生了一个天资聪颖的儿子;
第二位便是第二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在孝庄的庇护下得以善终;
第三位是恪妃,顺治帝唯一一位汉人妃子,为顺治帝收服汉人的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唯一一位能与董鄂妃分一杯羹的后妃
第四位便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废后博尔济吉特氏,被顺治帝废后以后降为静妃。是科尔沁吴克善亲王的女儿,按照辈分的话称呼孝庄为姑母。但怎么就成废后了呢?而且这是整个大清二百多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废的皇后。
(以下我们直接称呼博尔济吉特氏)
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睿亲王多尔衮还在时,前往科尔沁蒙古亲自为顺治帝挑选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的侄女,孝庄为了母族在大清后宫的地位还有利益,自然不会不同意。
在多尔衮病逝时,博尔济吉特氏与顺治帝还未大婚,但是碍于生母孝庄,顺治帝不得不将博尔济吉特氏立为皇后。
有这样一句俗语“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还连着筋”,顺治帝与博尔济吉特氏既是帝后夫妻,又是亲上加亲的表兄妹关系,更何况顺治帝身上也留着蒙古科尔沁的血脉,按理说帝后的关系应当是非常和睦的。
更何况,据说博尔济吉特氏长得非常漂亮,还很聪明,确实也有“母仪天下”的资格。但是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顺治帝与博尔济吉特氏都不对付,两个人不管是性格还是爱好等都不在一个频道上,为此经常闹矛盾。
根据顺治帝的说法,之所以与博尔济吉特氏不和睦一是因为她很小心眼,说白了就是善妒,不仅将教坊司的女乐们劝换成了男的,而且看到漂亮的,就跟憎恶,恨不得将对方处死;
二是生活太过奢靡,不仅在穿着打扮上很是讲究,而且在吃饭的时候所有的碗筷必须是金器才可以。
最让顺治帝受不了的是博尔济吉特氏经常猜忌顺治帝,动不动就吃哪个妃子的醋,如此奢侈而且善妒的女子,又怎么能管理好后宫呢?
更让顺治头疼的是“向来女子以夫君为大”,但博尔济吉特氏不仅不贤淑,还总是与自己争辩,非要争论出个输赢才可以;顺治帝失望透顶干脆自己独居乾清宫,不再入后宫,更不想见到博尔济吉特氏皇后。
仅仅两年的时间,眼瞧着自己的儿子顺治越来越削瘦,很是憔悴,孝庄便不再坚持让顺治帝一定去接受皇后了,若是再为难自己的儿子,说不定会让儿子段送了性命。
孝庄便给自己的儿子一道谕旨“自己酌情裁定吧”,其实就是默许了顺治想要废后一事。得到了母后的默认,顺治帝很是高兴,终于在顺治十年八月下令礼部与诸位大臣们“准备废后一事”。
皇后之位虽没有皇帝之位那么要紧,但也是举足轻重的,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能废后的。顺治帝圣旨一下,朝中上上下下说什么而都有。大学士陈明夏等无人联名上书,希望顺治能深思熟虑,结果诶顺治帝臭骂了一顿,其他人见劝谏的人差点被惩处,便都不说话了。
仅仅二十一天后博尔济吉特氏从高高在上的皇后之位上摔落下来,直接降为静妃,永远居住在冷宫。
在正史中顺治帝第一位皇后被废后,降为了静妃。
不过在野史中博尔济吉特氏在父亲吴克善来朝时,将自己的女儿接回了草原,回到草原的博尔济吉特氏却发现自己的怀了顺治帝的骨肉,心性要强的博尔济吉特氏虽然怨恨顺治帝,安毕竟肚子里的小生命是自己的亲骨肉,博尔济吉特氏便决定生下来。
得知废后怀孕的消息,清廷立马派人想要将博尔济吉特氏接回去,但是博尔济吉特氏很是骄傲,完全不理会顺治的“好意”,更不想再次进入那个让自己伤心还没有自由的后宫。
博尔济吉特氏的娘家势力强,便直接告诉顺治:若是敢来接的话,必定兵戎相见。自此以后博尔济吉特氏便与自己的孩子,终于又过上了自由自在的日子。
原本顺治帝就对第一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很是抗拒,二人性情不合自然过不到一块去。只是那个时期的女子,即便是身份再尊贵,都逃脱不来了联姻的命运。将自己不喜欢的女子硬塞给自己,对顺治帝来说不是享受,反而是折磨,从帝后分居开始,便注定了博尔济吉特氏被废的结局。
上一篇:微动态丨朱祁钰在位的时候对朱见深那么差,朱见深为何要为他平反?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黄渤王一博演绎街舞情(引题)电影《热烈》官宣定档暑期(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20日,电影《热烈》官宣定档暑期并发布“滚烫青
2023-02-21 11:33
原标题:《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邀您共赏笔底云烟铸就的爱国精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第四集,邀您欣赏画家吴湖
2023-02-21 11:45
原标题:回顾关于艺术的冒险之旅(引题)李冰冰发文告别“会画少年”(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磊20日,李冰冰发长文告别湖南卫视综艺《会画
2023-02-21 11:40
原标题:“国家图书馆西夏文献保护修复成果展”展出光明日报记者陈雪光明日报讯(记者陈雪)2月17日,“国家图书馆西夏文献保护修复成果展”开
2023-02-21 09:47
原标题:石齐:彩墨交融艺无止境《大师列传》第二季第六集即将播出彩墨交融真亦幻,艺无止境勇探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大师列传
2023-02-21 09:33
原标题:酒店预订格外紧俏三天举行六场预展现场观展热闹非凡(引题)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力重现(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王广燕)酒店预订爆满,预
2023-02-21 08:46
原标题:二月二“龙抬头”,这个“龙”从何而来?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记者上官云)“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热热闹闹的元宵节过后
2023-02-21 08:52
原标题:歌剧《山海情》二度回归重温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奋斗史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高凯)歌剧《山海情》即将在国家大剧院开启第二轮热演,
2023-02-21 08:49
原标题:仅有“糖”分的单一套路难出惊喜之作(引题)仙侠古偶剧需要更高维度的打开方式(主题)文汇报记者卫中仙侠古偶剧《重紫》开播数日,
2023-02-21 08:45
原标题:非遗传承人章志峰:(引题)“茶百戏”活了(主题)中国文化报记者王彬每逢农历正月,福建武夷山的茶百戏研究院就会变得愈加繁忙。今
2023-02-21 08:46
原标题:广东公布汕头金平区等5个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中新网广州2月20日电(记者程景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日公布的信息显示,汕头金平区、韶
2023-02-21 07:51
原标题:多彩活动迎接“二月二”2月20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迎晖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二月二龙抬头”活动中表演舞龙。2月21日将迎来“二月二,
2023-02-21 07:39
原标题:《蚁人与黄蜂女》票房破亿羊城晚报记者吕航2月19日,漫威超级英雄电影《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简称《蚁人与黄蜂女》)正在热映,
2023-02-21 05:36
原标题:21日晚十点前后迎来“二月二,龙抬头”新华社南京2月19日电(记者王珏玢、邱冰清)21日迎来“二月二,龙抬头”。天文科普专家介绍,今
2023-02-21 05:51
原标题:五天四夜的寻音之旅,《听见我的旅行》交出音乐答卷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三位音乐人,五天四夜的跋涉与探寻,未听过的声音带来
2023-02-20 16:55
原标题:纪录片《马斯克秀》上线:从创业到成功,马斯克都经历了什么?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埃隆·马斯克,如何成为身价2500亿美元、人
2023-02-20 16:55
原标题: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北京2022》发布首支预告片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陈杭)2022年2月2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在“鸟巢”圆满落幕
2023-02-20 16:33
原标题:刘令飞白举纲领衔《人间失格》羊城晚报记者艾修煜2月23日-26日,由中美英日四国顶尖艺术家匠心创制、全明星卡司阵容主演的中文原创音
2023-02-20 16:34
原标题:《别把孩子带“歪”了》新书发布,聚焦培养健康孩子、创建幸福家庭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陶稳2月19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在北京图书大
2023-02-20 15:48
原标题:《乱我心者》首演场融合音乐+戏剧(引题) 戏剧,不只是到剧场看个故事(主题)北京日报记者王润从车水马龙的东单大街走进剧院,观看
2023-02-20 14:47
原标题:《诗经》中“兔”的文学书写作为十二生肖之一的“兔”很早就进入了周人的歌咏中。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共305首,其中含有大量动
2023-02-20 14:50
原标题:重要发现!北京石景山文物“万古流芳碑”重见天日石景山区历史文化荟萃,自然山水灵秀天成,全域处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范围,是京西文
2023-02-20 14:40
原标题:容纳5000吨量级游轮停靠,武汉游轮母港启航在即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翀通讯员王佩正2月16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武汉港核心区趸船码
2023-02-20 14:33
原标题: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人民日报海外版电(记者郑海鸥、强郁文)2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湖北省人民政
2023-02-20 13:37
原标题:一对老夫妻半个世纪的珍藏——(主题)8600余枚火花入藏首博(副题)北京日报讯(记者李祺瑶)首都博物馆正在对馆内展陈进行提升改造
2023-02-20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