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愿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与军事家,史书上对于张仁愿早年的经历,基本上没什么记载。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资料图】
张仁愿,本名张仁亶(dàn),因为和唐睿宗李旦名字的发音有点相像,所以后来才改名叫做张仁愿。
史书上对于张仁愿早年的经历,基本上没什么记载。我们只知道,张仁愿出身于一个官员家庭,祖父曾做过龙州刺史。对于张仁愿的准确生年,史书上也没有详细记载。但是后世史学家推断,张仁愿应该是出生于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
年轻的张仁愿,文武双全,十分出色。所以,张仁愿入仕之后,仕途走得很稳。到了武则天时代,逐渐升迁到了殿中侍御史的位置上,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办公室主任。
史书上对于张仁愿的记载,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张仁愿担任殿中侍御史期间,刚正不阿,为人正直,不肯依附权贵。当时正是武则天在位中期,曾有人上书武则天,提出要改立武家人为太子。这个提议,自然遭到当时很多有识之士的反对,同时也是为了攀附武家,趋炎附势的结果。但是,当他们找到张仁愿,提出要张仁愿联名上奏的时候,张仁愿却直接选择拒绝了。
在这之后不久,恰逢吐蕃骚扰边境。此后,武则天派大将王孝杰,统领唐军前去抵御吐蕃,而张仁愿则是被任命为监军。在此期间,张仁愿和王孝杰关系很差,所以便经常打小报告,上书武则天诋毁王孝杰。后来恰逢王孝杰战败,张仁愿的这些诋毁,便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武则天一气之下,便将王孝杰一撸到底,贬官为民。张仁愿则反倒因为弹劾有功,被升为侍御史。
其实从这两件事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张仁愿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人。或者说,他其实是中国古代很多文官的一个典型案例。
一方面,他心怀正义,在大是大非方面,不肯妥协,更不愿依附权贵。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应该算是一个好人。但另一方面,他也存在一些私心,会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攻击政敌。就算政敌也是好人,也不耽误他们之间相互。更重要的是,张仁愿本人还文武双全,能力极强。
这种人,在古代的时候,往往也被视作是所谓‘能吏’的典范。而这种性格,同样也造就了张仁愿后来的非凡人生。
就在这次升官之后不久,恰逢北方突厥入侵,监察御史孙承景奉命监军。击退突厥之后,又虚报军功。张仁愿查实之后,直接上奏,坚持履行自己的职责,弹劾孙承景。后来查实之后,武则天直接把孙承景贬为县令,同时再次给张仁愿升了官。
但这次弹劾,却也成了张仁愿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因为张仁愿这次弹劾,武则天处理了那位虚报军功的监军之后,直接下令,让张仁愿前往北方,同样负责类似的工作,兼任检校幽州都督。武则天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次职位变更,却让张仁愿由一个文官,直接步入了军队系统。
此后八年时间里,张仁愿再也没能离开北方边境,一直镇守在边境上。
公元698年,后突厥进犯幽州,张仁愿亲自率众迎敌,击退敌军,自身则是身负重伤。公元702年,后突厥攻入山西腹地,张仁愿再次升官,同时兼任北方四州防务。在张仁愿的指挥下,后突厥虽然连年入侵,但却始终没能跨过他的防线半步。
毫无疑问,张仁愿在军事方面,确实很有才能。
另外,这八年的边境镇守工作,对张仁愿来说,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因为在这八年当中,京城那边,随着武则天的衰老,年龄越来越大,朝局开始暗流涌动。而张仁愿常年镇守在外,倒是恰好避开了这些冲突。
直到八年之后,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突然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还政给李显,唐中宗李显二次复位。李显登基之后,张仁愿这才被暂时调回京城,稳定京城局面。
因为高层动荡的缘故,当时的洛阳城内,米价飞涨,盗贼横行。然而张仁愿回京之后,却迅速开始治理京城内的乱象。所有盗贼,只要被他抓住,一律就地打死,然后公开示众。正是在张仁愿的铁腕治理下,洛阳城内迅速恢复了平静。而张仁愿的名气,也因此变得更大了。
稳定京城后不久,北边的边境又不安稳了,所以在这之后,张仁愿又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全权负责北方防务。张仁愿上任后,很快指挥唐军,击退了突厥军队,再次稳固了边境安全。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生了开头我们提到的修城事件。张仁愿击退突厥后,坚决提出要在黄河北岸修城,引起了大家的争论。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当时张仁愿提出要修城的时候,会引起那么大的争议。想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得把张仁愿的故事先放一放,先说一下当时唐朝和突厥双方的情况。
突厥原本是一个超强的北方游牧政权,在隋朝初期的时候,达到了鼎盛。但是隋朝建立之后,隋朝多次征伐,又用计策让突厥分裂。所以到了隋文帝在位后期,突厥便分裂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
再之后,还没等隋朝彻底解决突厥,因为杨广的一统乱搞,隋朝就亡了。隋朝亡了以后,唐朝很快接手了中原,再次统一天下。而分裂的突厥,因为内部原因,也没能趁着这个机会南下,内部依然混乱。
紧接着,没过几年,就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李世民登基后,经过三年的准备,直接派战神李靖率军北上。一场大战之后,李靖一战灭了东突厥王帐。经此一战之后,东突厥这个政权,就算是彻底灭了。此后,唐朝开始扶持代理人,接管草原事务。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北方草原上的东突厥部落,就成了唐朝的附庸。
至于西突厥,地盘则是在中亚那边,距离稍远。直到贞观年间后期,随着唐朝的势力范围,开始扩张到了西域,唐朝和西突厥的较量,也由此展开。十多年之后,到了李治在位时期,另一位超级猛人苏定方,率军突袭,最终灭了西突厥王帐。
到了这个时候,东突厥和西突厥这两个政权,其实已经彻底灭亡了。不过,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灭亡的是突厥政权,但是突厥部落,依然还生活在北方草原,只不过成了唐朝的附庸而已。
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唐朝的北线基本上是一片太平,唐朝的版图也逐渐达到极致。但是,随着唐高宗李治逐渐衰老,大权渐渐落到了武则天手里。武则天掌权之后,为了清除异己,在军中清理了不少反对者,导致唐朝的军队传承,出现了一部分断层现象。再加上后来武则天上位后,唐朝高层开始持续混乱,高层都忙着内斗,唐朝在边境的防务,自然也就开始松弛了。
如此一来,之前只是依附唐朝的那些突厥部落,自然也就趁势而起,再度反叛。公元682年,就在李治去世一年之前,阿史那骨咄禄率领部落,再次反叛,重新建立政权。这个政权,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后突厥。
后突厥建立的时候,距离李靖当年灭掉东突厥王,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时间的时间。但是后突厥复国之后,接下来,因为唐朝那边发生了一系列的内乱。几个比较能打得猛将,比如程务挺、黑齿常之等人,又纷纷被杀。所以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后突厥开始迅速膨胀,地盘越来越大,实力也越来越强。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唐朝这边也不是没有反应。后突厥刚刚崛起的时候,老将裴行俭就曾带人去扫荡过一圈。此后二十多年时间里,唐朝每次出征,几乎都能击败后突厥,而且重创其主力,甚至还能让后突厥暂时归降。比如当年那位被张仁愿弹劾下去的王孝杰,就曾带兵深入草原,打得后突厥不得不臣服于武周。
但是。
尽管连年战胜,每次唐朝都能取得较大胜利,但后突厥却反倒是越打越强,麻烦变得越来越大。
明明是连年战胜,为什么后突厥反倒会越打越强?难道是那些边军将领养寇自重?还是他们根本没有打败后突厥,只是虚报军功?
当然都不是。
实际上,后突厥之所以会越打越强,主要是因为游牧民族战争特性的原因。
游牧民族政权,和农耕文明政权,在本质上就截然不同。而他们的战争方式,也完全不同。农耕民族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方补给支援能力很强,战争恢复能力也很强。而游牧民族则更喜欢打完就跑,至于补给,马背上的民族,似乎也不需要补给,补给都随身带着。
所以,想要打击游牧政权,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全灭其主力军队,重创都不行。当年李靖之所以能一战灭国,就是因为李靖一战打光了东突厥的战争主力,同时摧毁了东突厥的统治中枢。但是到了武周时代,此时的唐军将军们,比起李靖这种战神来说,那就差得太远了。
他们可以击退突厥,但是无法像李靖那样,一战灭掉突厥所有主力,并且摧毁突厥的统治核心。
说到底,这是一个战争成本的问题。
所以,这样一来,当时的唐朝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局面:虽然边军连年胜利,但却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后突厥。而后突厥每次被击退后,虽然损失了一部分精锐,但却可以很快退往草原深处,让唐朝军队无法追击。等到实力恢复后,再度来袭,越打越强。
更要命的是,这样一来的话,唐朝边境势必连年大战。农耕文明的战争成本,可要比游牧民族高太多了。连年大战,最终注定会彻底拖垮国家。
这就是武则天时代之后,留给接下来的唐朝统治者的难题。
而此时,在这个难题面前,张仁愿则是第一责任人。
张仁愿在边境战斗多年,深知突厥的作战特点,所以也很清楚,这个难题的核心所在。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上其实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便是像贞观年间那样,直接北上,灭了东突厥王帐。但问题是,张仁愿虽然很强,却远远比不上李靖这种战争天才,双方完全不是一个级数的。从古到今,这种级别的战争天才,屈指可数,汉朝的卫青、霍去病算,东汉的窦宪勉强算,唐初的李靖和李绩算。除了这几个有限的名字之外,似乎也找不出更多了。
所以,我们也不能怪张仁愿,毕竟这种高难度的成就,古往今来也没几个人能够达成。
那么,在没有这种顶级战神坐镇的时代,其他时代的中原王朝,又是怎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呢?
答案很简单:修长城。
修长城,就是第二个办法。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上,长城一直都是抵御游牧民族的绝佳利器。历史上真正的长城,其实不是建立一道游牧民族跨不过去的城墙,而是建立起多个防御节点,在这些节点当中,部署重兵,然后用烽火台将这些节点链接。
如此一来,游牧民族只要南下,边境戍边军队,就能第一时间发现。然后可以集结重兵,以逸待劳,击退游牧民族。在这种战争模式下,虽然修长城的成本很高,但战争成本却很低。游牧民族南下抢不到好处,只能越打越弱。而中原王朝因为是本土作战,补给难度低,战争成本自然瞬间下降了太多。
这样的好办法,之前的唐朝,为什么不用呢?很简单,其实就是一个成本问题。因为之前唐朝能打得猛人太多,只要北方不太平,直接派人去灭了对方就好,自然也就不用劳民伤财地建造长城了。但是到了武则天时代以后,这样的猛人已经没有了。修长城的办法,自然也就成了最好的办法。
当然,张仁愿身居高位多年,知道唐朝的家底。张仁愿很清楚,如果真要修一条全新的长城,彻底封死北方边境的话。就算当时唐朝再有钱,也负担不起。所以,张仁愿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只是在黄河以北,建立三座城。三座城互为犄角,中间建立起一条戍堡体系,一样可以起到长城的作用。
这个方案,就是张仁愿当时提上去的方案。
那么,当时的唐朝中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这个计划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唐朝自从开国以来,一直是以战为主。而张仁愿的这个计划,无疑是以守待攻,这就有点怯懦惧战的意思了。同时,修造三座城,再加上那些戍堡,成本也不低。而张仁愿要将这三座城,都修到黄河北岸,修到后突厥的地盘。万一后突厥打过来,唐朝边军守不住。这三座城就成了打水漂一样,反倒会资敌。
所以,双方其实都不是奸臣,只是双方考虑的出发点不一样,仅此而已。
但是最终,当时在位的李显,却力排众议,选择支持张仁愿建城。
李显之所以会选择支持,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李显是真正的当家人,他更清楚唐朝的家底。既然张仁愿说,这个方案能省钱,李显自然会支持他。
得到李显的支持之后的张仁愿,开始全力建城。短短两个月之内,便将三座城全部建完。此后,张仁愿更是依托三座受降城,建立了一千八百座烽火台,打造出了一个完整的戍堡体系。
等到这个戍堡体系建造完成之后,后突厥的倒霉日子,很快就来了。
因为这三座受降城,都是建造在黄河北岸。所以在这之后,整个黄河以北的漠南地区,都在唐军的进攻范围内。此后的几十年里,只要后突厥敢来漠南地区放牧,马上就会遭到唐军的痛击,实力瞬间就衰落了下去。所以,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才得以扶持回鹘,最终灭了后突厥,一举解除隐患。
除此之外,这三座受降城的建造,还带来了另一个影响深远的好处。
随着三座受降城建造完成,后突厥再也无法跨过黄河,袭扰朔方军的地盘。所以,朔方军可以裁撤数万兵力,节省无数军费,精兵简政,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军队。数十年后,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这支朔方军便成了挽救唐王朝的主力,最后平定了安史之乱。
当然,那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此时构造这个防务体系的张仁愿,其实也没想到那么远。
建完这三座城之后,张仁愿曾短暂返回京城,被任命为宰相。此后不久,张仁愿又再次被派往北地,镇守边境。数年之后,京城那边再次开始动乱,先是李显的皇后韦氏掌权,而后李隆基又发动政变,拥立李旦登基。再之后,李旦禅位给李隆基,李隆基又发动政变,灭了太平公主,彻底独掌大权,继而开创了开元盛世。
在这期间,张仁愿先是在北地驻守数年。等到李旦登基之后,张仁愿自请退休回家,再也不插手朝政。公元714年,就在李隆基全面掌权之后的第二年,张仁愿安然去世,死后被李隆基追赠太子太傅。
回顾张仁愿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张仁愿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镇守北地多年,并且在北方打造了那座受降城防御体系。这条防线,不但帮助唐朝彻底灭了后突厥,后来更是成了唐朝的生命线,在唐朝最危险的时候,挡住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
这个功劳,可能张仁愿生前建城的时候,也是从未想到的。
张仁愿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进攻和防守,其实要根据现实来判断,从来没有最好的选择,更没有唯一的正确选择。所谓‘随机应变’,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面对不同的情况,找出问题的根源,最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决胜之道。
上一篇:天天热文: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有哪些隐士不为所动呢?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流浪地球》《三体》主创谈创作方法(引题)拍好科幻片力在科幻外(主题)羊城晚报记者李丽2023年是中国科幻影视的发展年。电影《流
2023-03-01 11:41
原标题:《剧院魅影》中文版夏日登陆广州羊城晚报记者艾修煜2月26日,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作品《剧院魅影》第18个语言版本——中文版重磅开票
2023-03-01 11:36
原标题:秦汉栎阳城遗址:古代都城布局的重要史料陕西日报记者张琪悦2012年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
2023-03-01 11:48
原标题:《我们民谣2022》展现广东音乐的魅力羊城晚报记者龚卫锋由爱奇艺出品,鱼子酱、欣喜文化联合出品的《我们民谣2022》,目前已收官。节
2023-03-01 11:33
原标题:清平堡遗址:蒙汉交流的“见证者”陕西日报记者赵茁轶清平堡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杨桥畔镇东门沟村,是明长城延绥镇三十六营堡之一,
2023-03-01 11:54
原标题: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新作《杨柳青传奇》进行剧场排练(引题)用评剧演年画以非遗传非遗(图)(主题)天津日报记者刘莉莉摄影姚文生昨
2023-03-01 10:33
原标题:春节档影片越拍越长引发业界关注(引题)超长电影要以好故事做支撑(主题)天津日报记者张钢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迎来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2023-03-01 10:43
原标题:音乐剧、芭蕾舞剧展现经典IP多元魅力(引题)两部《剧院魅影》今春“打擂台”(主题)解放日报记者吴桐阔别三年,上海芭蕾舞团特邀艺
2023-03-01 10:45
西头遗址:泾河流域的商周记忆陕西日报记者郭青文 图通过区域性系统调查及考古勘探工作,一个迄今为止泾河流域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聚落遗址正在
2023-03-01 10:47
原标题:画说运河历史白描天津故事(引题)纪录片《寒秋津卫图》今起播出(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制作的电视纪录片《
2023-03-01 10:32
原标题:火车厢里“游太空”“大罐子”里办展会(引题)751园区的美丽蝶变(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赖睿“一个老工厂,在城市更新中扮演着什
2023-03-01 09:33
原标题:纪念梁启超诞辰150周年(引题)梁启超数字图书馆正式开通(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电(记者黄敬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
2023-03-01 09:55
原标题:在小人物电影的悲欢离合里,执着寻找爱和希望沈杰群现在影视圈流行创作现实主义题材,聚焦小人物。现实生活普通人的光影故事为何能戳
2023-03-01 09:34
原标题:在丹青中与古人跨时空对话(主题)——高校师生参观“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侧记(副题)光明日报记者王笑妃2月28
2023-03-01 09:43
原标题:“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在中国科技馆开展“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发展论坛暨“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近日在中国科技馆开展。展
2023-03-01 09:38
原标题:“书香中国万里行”走进青岛城阳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杨明清通讯员李冉徐婷2月27日,“书香中国万里行·青岛城阳站”活动成功举行。活
2023-03-01 08:38
原标题:文化礼堂搭台乡贤助力发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邹倜然通讯员徐超连日来,浙江省安吉县天子湖镇古苑村文化礼堂内热闹非凡,古苑村乡贤、
2023-03-01 08:41
原标题:回归文物出土地传奇故事深深打动观众(引题)《五星出东方》新疆首秀惊艳亮相(主题)北京日报记者韩轩西域风浓厚的“灯舞”、集市民
2023-03-01 08:56
原标题:北京民族乐团开启常态化抖音直播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家人们,欢迎加入北京民族乐团粉丝团,解锁彩蛋曲目。”2月27日晚,北京民族
2023-03-01 08:49
原标题:陈佩斯携《惊梦》亮相老舍戏剧节北京日报讯(记者李俐)“梦惊已是新天地,旧曲依稀绕古城。”作为大戏看北京·第六届老舍戏剧节重磅
2023-03-01 08:45
原标题:增进中外文化交流“魅力北京”系列电视片2023年项目启动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徐婧)27日,“魅力北京”系列电视片海外传播成果分享
2023-03-01 07:35
原标题:广州小海燕再度唱响星海音乐厅羊城晚报讯记者李春炜、通讯员罗雪莲报道:2月27日晚,广州小海燕合唱团在广东星海音乐厅举行“海燕印象
2023-02-28 15:38
原标题:新编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正式公演羊城晚报讯27日晚,新编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在梅州市亮胜艺术中心正式公演,
2023-02-28 15:56
原标题:故事线拓展到广东“情满”系列陆续有来(主题)导演刘家成:《情满九道弯》是胡同里的青春之歌(副题)文 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导演刘家
2023-02-28 15:36
原标题:走进北京天文馆(引题)仰望浩瀚星空探索宇宙奥秘(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邹雅婷你知道“宇宙灯塔”是什么
2023-02-28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