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朝败出中原,重新退回北方草原之后,为了彻底打击北元残余势力,稳定北部边疆,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先后发动了十三次北伐战争,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更是五次亲征漠北。然而,在接近二十次北伐之后,蒙古非但没有彻底被消灭,反而在仅仅二十多年后便又酿成了“土木堡之变”,这又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太祖先后十三次北伐,但主要是为了瓦解北元威胁
(资料图)
明朝建立以后,虽然元朝很快便败退出了中原地区,但仍统治着广阔的北方草原,并时常南下侵扰,对明朝北部边防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彻底瓦解北元威胁,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先后发动十三次北伐战争,但主要目的却是为了稳定北部边疆。
第一次:洪武三年(1370年),因元惠宗北逃上都后一直停留在明朝边境地区,试图积蓄力量重新夺回大都。为此,朱元璋派徐达、李文忠、冯胜等兵分两路,一路袭取山西、陕西元朝残余力量,另一路则出关追击元惠宗,最终两路明军皆获大胜。
第二次:洪武五年(1372年),经过一定程度休养生息的元朝残余势力,再度开始不断南犯,为此朱元璋派徐达、李文忠、冯胜各率兵五万,兵分三路北伐,其中徐达、李文忠率兵直取北元残余势力的聚集地和林,冯胜则兵发甘肃吸引元军注意。结果,此战中路军徐达战败,东路李文忠得失相当,仅西路冯胜取得一定战果。
第三次:洪武十三年(1380年),为了打击驻扎在和林的北元国公脱火赤和枢密知院爱足,朱元璋派西平侯沐英率陕西明军北征,沐英侦察到元军动向后,疾行七昼夜对元军发动突袭,元军仓促迎战惨遭战败,脱火赤和爱足皆被俘虏。
第四次:洪武十四年(1381年),北元平章乃儿不花南侵,朱元璋派徐达、汤和、傅友德率兵,兵分两路发动北伐,两路大军均有斩获。
第五次:洪武十七年(1384年),北元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儿反明,百户刘林率兵平叛阵亡,凉州卫指挥宋晟奉命讨伐,大败元军,俘获也先帖木儿、吴国公等近两万人。
第六次:洪武二十年(1387年)正月,北元太尉纳哈出坐拥部众数十万,占据松花江以北地区,对明朝东北形成了极大威胁,在明朝北部威胁基本解除后,朱元璋以冯胜为征虏大将军,以傅友德、蓝玉为副将,率军20万北征纳哈出,最终大败其部,迫使纳哈出投降,辽东自此成为明朝势力范围。
第七次: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为了彻底瓦解屡次遭到打击而北撤的北元残余,朱元璋派蓝玉率兵十五万再度北征,并于次年四月探知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以北,于是率兵发动突袭,北元兵马仓促迎战惨遭战败,太尉蛮子战死,包括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太子必里秃妃等7.7万人被俘,另俘获马4.7万匹、驼4800多头、牛羊10.24万头、车3000余辆,以及北元宝玺、图书、金银印章等,脱古思帖木儿虽然逃走,但不久便被部将也速迭儿缢杀,北元统治至此彻底崩溃。
第八次: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脱古思帖木儿去世后,北元各部分崩离析,不少部落再度南下袭扰,为此朱元璋派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兵分两路北伐,其中燕王朱棣击败并迫使太尉乃儿不花等投降,晋王朱棡则无所斩获。
第九次: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月,脱古思帖木儿去世后,蒙古内部分裂征伐不断,不少蒙古部落纷纷南下投降,但在内部纷争逐渐平息后,包括兀良哈在内的不少部落再度反叛,朱元璋于是命付友德率领郭英等讨伐之,此战持续数月,多有斩获。
第十次: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该年八月哈密寇边,都督宋晟、刘真奉命率兵出征,攻破哈密、俘获其王子别别怯等一千余人。
第十一次: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杀死脱古思帖木儿后,也速迭儿自立为全蒙古大皇帝,并于该年策反蒙古降将失烈门,朱元璋于是派周兴前往讨伐,在明军的持续追缴之下,元军损失惨重。
第十二次: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朝经略辽东之地,当地各部落见明军势大,纷纷归附,只有海西兀者女真大酋西阳哈等少数人不仅不归附,反而时常袭扰。该年,周兴等人率兵抵达开元卫,得知西阳哈在黑松林,遂命令各处明军出击,但等到明军抵达后,却发现西阳哈早已经渡过了松花江,只得无功而返。
第十三次: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三月,朱元璋得知大宁卫以北有北元军队活动,于是命朱棣率兵前往大宁,大败北元军,俘获索林帖木儿等数十人,并一路追击到兀良哈秃城,又击败北元将领哈剌兀。
如上,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虽然曾发动了多达十三次次北伐,但除了前期乃主动出击,意图彻底瓦解北元统治,解决明朝北部边患之外,后期的北伐其实更多是出于防御性质,是对蒙古各部扰边的一种惩戒性进攻。
此外,这十三次北伐之中,除了第九次“捕鱼儿海之战”外,大多围绕明朝北部边疆展开,并未深入草原,因此虽然胜多败少,摧毁了北元的统治,将北元驱逐出了漠南地区,一定程度缓解了北部边疆压力,但对蒙古各部并未形成毁灭性打击。
明成祖先后五次亲征漠北,但总体收效不大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但很快明朝便陷入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在此期间,北元分裂为瓦剌、鞑靼两部,相互之间争斗不断,再加上朱棣在靖难时期便对鞑靼、瓦剌各部进行招抚,因而双方倒是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直到永乐六年(1408年),从蒙兀儿斯坦返回蒙古的元顺帝曾孙本雅失里,在阿鲁台的拥立下继承汗位,因其乃是黄金家族后裔,因而迅速获得了大量蒙古部落的效忠,同时向东征服了兀良哈三卫,自觉实力大增的本雅失里,开始对明廷采取强硬态度。
鞑靼势力大增的同时,瓦剌部却感受到了威胁,于是主动向明朝示好,明成祖则实施“以夷制夷”政策,将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全部封王,并支援各种兵器使其对抗鞑靼。
之后,明成祖又派出使臣郭骥出使鞑靼,并送还了被明军俘获的22位汗廷家仆,郭骥要求本雅失里归降,结果反被本雅失里和阿鲁台杀害。明成祖大怒,于永乐七年(1409年)派淇国公丘福率兵十万征讨鞑靼,但因丘福轻敌冒进结果惨遭大败,明成祖闻讯震怒,对丘福大家惩戒的同时,决定亲征蒙古。
第一次: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明成祖朱棣调集50万大军北伐,鞑靼自知不敌决定撤退避战,后因与阿鲁台在撤退方向上发生分歧,君臣二人遂分道扬镳,本雅失里率部向西逃往瓦剌,太师阿鲁台则向东逃窜。得知消息,明成祖亲率将士追击本雅失里,于斡难河大败本雅失里,本雅失里孤身一人逃走后被瓦剌部马哈木所杀;之后,朱棣又回军在斡难河东北大败阿鲁台,鞑靼军队再度大败,阿鲁台坠马逃遁。此战之后,鞑靼被迫臣服于明朝,向明廷进贡马匹。
第二次: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鞑靼部惨遭战败之后,与其敌对的瓦剌部趁机发展壮大,军队进驻胪朐河,开始觊觎中原。朱棣于是亲率大军征伐瓦剌,先败瓦剌游兵,后败依托山势阻敌的瓦剌三万主力,此战瓦剌数千人被杀,其余兵马各自逃散。此战之后,瓦剌多年不敢犯边。
第三次: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瓦剌部战败后不久马哈木身亡,鞑靼部又趁机发展了起来,遂又开始与明廷交恶,时常南下骚扰劫掠明朝北部边疆,并于永乐十九年(142年)围攻兴和所(原元朝中都),杀死明军指挥官王祥。于是,明成祖朱棣于次年率兵征伐鞑靼,阿鲁台得知消息后连夜逃离,明成祖随即班师,但却在回师途中发兵攻打支持阿鲁台的兀良哈部,斩杀数千部众。
第四次: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军退兵后鞑靼卷土重来,再度滋扰明朝边境,朱棣遂于同年八月再度出兵,在抵达达沙城(今河北张北以北)时,阿鲁台部下阿失帖木儿率部投降,并告知朱棣阿鲁台已被瓦剌打败,部众已经溃散。十月,明军北上击败鞑靼西部军队,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投降。
第五次: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因鞑靼部阿鲁台再度南犯山西大同、开平等地,明成祖朱棣遂调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兵马,兵分五路大举北伐,结果阿鲁台再度望风而逃,明军一直追击到答兰纳木儿河,仍然无法找到阿鲁台部,无奈之下只得下令班师,而明成祖朱棣也最终于班师途中病逝。
如上,明成祖先后发动五次北伐,除了第一次大获全胜和第二次略有斩获之外,其余三次皆由于蒙古军队的望风而逃,基本算是无功而返。
明朝两位帝王近二十次北伐,为何始终没能消灭蒙古
明朝初期,为了彻底解决北部边患,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先后发动了近二十次北伐战争,虽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蒙古各部,但却始终没能消灭北部威胁,这又是为什么呢?个人认为,应当有以下几点原因:
1、蒙古战略纵深太大。作为游牧部落,机动性便是蒙古各部的天然优势,纵观历朝历代对北方草原部落的进攻,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便是寻找敌军主力。如果游牧民族不想交战,诚心在大草原上和你“躲猫猫”,那么便很难取得战果。
而明朝时期的蒙古,相较于此前历朝历代的游牧民族,其战略纵深更大,原因在于蒙古在强势崛起之后,已经将整个北方草原的其他游牧民族彻底消灭,这为他们赢得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如此一来,哪怕中原朝廷出动数十万大军,一旦撒向整个蒙古草原,也根本不够看,别说击败敌军了,要找到对方的主力都极为困难。而就算击败了蒙古军队,他们也完全可以不顾一切的北撤,而中原军队想要持续追击进而彻底将其消灭,根本无法做到。
这个问题,直到俄罗斯东扩以后才得以解决,此后蒙古部落再也无法随心所欲的向北逃窜了。
2、粮食补给问题。由于长期从事游牧活动,这使得蒙古军队对于后勤补给的需求极小,毕竟整个大草原就是他们的补给基地,因此蒙古军队外出征战,往往只需要随身携带少量的补给。实在不行他们还可以现抢,毕竟相对于游牧民族,农耕民族的生活地区相对更为固定。
中原军队则不同,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补给问题始终是困扰中原军队的一个大问题,这也是中原军队进攻游牧民族,始终无法深入追敌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汉朝霍去病曾采取过就地补给的策略,但这种做法却只能供应少量精锐部队,而无法为整个大军提供补给,另外在大草原上找蒙古部落也是个问题。
事实上,在明朝初期的北伐之中,便有多次是因为补给问题,而最终不得不撤军。
3、战争代价问题。由于相对比较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松散的组织形势,蒙古军队并不像中原军队那样高度职业化,兵民一体的形势使得他们根本无需为战争付出太多代价。而作为马背上的民族,由于生活习惯的问题,他们相较于中原地区的百姓更为善战,这为他们提供了庞大的兵源,哪怕是临时组建的军队,他们的战斗力同样极有保障。
中原地区则不同,自秦汉以后历朝历代的主力军队皆实行脱产职业化,即使明朝实行卫所制,也只能满足平时的自给自足,从而维持庞大的军队数量,而一旦爆发战事,兵饷、抚恤、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都是一笔极为庞大的战争支出。如此一来,中原王朝发动战争的代价,便要远远高于游牧民族。
4、蒙古的回血能力。由于以上三点原因的影响,结果便是蒙古拥有比中原王朝更强的回血能力,连年的对外征伐,中原王朝往往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来恢复国力,这既有人口方面的恢复,也有经济层面的恢复。
而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哪怕战争损失再大,只要人口恢复过来,他们便再度拥有了战争发动的能力,这使得他们的恢复周期相对更短。而这一点,才是历朝历代对于游牧民族最为头疼的地方。
综上所述,虽然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对蒙古发动了近二十次北伐,极大的打击了北元残余势力,一定程度缓解了明朝北部边疆的压力。但也正因长期的战争,导致明朝自仁宣两朝开始,便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恢复国力,而北方的蒙古各部则凭借着更为快速的回血能力,很快便又重新恢复了战争能力,再度对明朝构成了极大威胁。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已达150亿元截至今天上午9时50分,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不含预售)已达150亿元人民币,总出票3 13亿张。(总台央视记者
2023-03-20 13:35
原标题: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颁奖典礼举行人民日报上海3月19日电 (记者谢卫群、方敏)日前,2022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
2023-03-20 13:43
原标题:《安娜·卡列尼娜》“驶抵”中国舞台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郑娜巨幅天幕与投影组成的恢弘的火车站场景,朋克风的火车头载着满满的“旅客
2023-03-20 13:38
原标题:2023年度大盘票房突破150亿元!中国电影市场回暖电影行业复苏态势显现。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3月19日记者发稿时,2023年度大盘票房
2023-03-20 11:48
原标题:《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邀您共赏青绿金碧绘写的壮丽山河万里江山频入梦,笔笔青绿此中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
2023-03-20 11:33
原标题:热播剧《他是谁》背后是“白银连环杀人案”?导演回应故事从1988年的割喉案开始,到8年后扑朔迷离的碎尸案,张译主演的悬疑刑侦新作《
2023-03-20 11:45
原标题:“恩格尔系数拉满了”是什么梗?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孙庆云最近,一个叫做“恩格尔系数拉满了”的流行梗,被无数大学生们拿来调侃自
2023-03-20 11:35
原标题:春分究竟“分”什么?平分了整个春天平分了昼夜时间等长燕赵晚报讯(记者崔虹)明天将迎来春分节气,省会气温也比较配合,预计最高能到2
2023-03-20 11:42
原标题:叶派名剧《吕布与貂蝉》打头炮(主题)天津京剧院青京赛金奖演员惠民展演季启幕(副题)今晚报讯(记者王洋)天津京剧院青京赛金奖演
2023-03-20 09:53
原标题:北京砚台文化博物馆开馆彰显砚文化魅力中新网北京3月19日电(记者潘旭临)由北京砚文化发展研究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研究分会、
2023-03-20 09:33
原标题:四时唯爱春春更爱春分3月21日的清晨,我们将迎来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分。这一天太阳黄经达0°,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2023-03-19 15:44
原标题:大江健三郎:如林中泉涌的作家文 启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三个孩子的父亲、反战反核人士、音乐迷……大江健三郎一生有很多标签,但最
2023-03-19 15:47
原标题:“三分钟看电影”毁了谁韩浩月“三分钟看电影”是短视频平台流行的一种视频内容,不但有大量的制作者,也有海量的受众,受此影响,影
2023-03-19 15:32
原标题:惊悚片的套路,伤害了现实主义母题(主题)鉴定对象:《梅根》上映时间:3月17日(副题)文 李丽很多人还在担心被ChatGPT抢走饭碗,温
2023-03-19 15:36
原标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作者:郅敏【艺术手札】 《二十四节气》系列作品是我从2015年开始的创作,至今已持续八年,完成了15件作品,还有9件
2023-03-19 14:44
原标题:从碑刻看金元鼎革之际华北社会的巨变雅玲95版《神雕侠侣》曾是多少人的青春回忆,剧中李莫愁吟唱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023-03-19 14:42
原标题:节令之美·春分丨21日5时24分春分:燕子来时春正好新华社天津3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
2023-03-19 14:33
原标题:镌刻二十四节气里的江南意境“无画不年”,是苏州人的一句老话,姑苏城的岁月,都凝结在了桃花坞木版年画里。3月17日,“镌录清嘉——
2023-03-19 11:55
原标题:从《桃花源记》到《桃源仙境图》作者:姜金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诗经》中对美好事物的期许,桃花盛开的地方总是充满着浪
2023-03-19 11:53
原标题:借“武林风中荷对抗赛”契机中荷文化交流活动在唐山举行中新网唐山3月18日电(白云水 孟潮)“这里的骨质瓷、皮影太迷人了,我要把这些
2023-03-19 11:52
原标题:导演刘家成:坚持“真实至上”以影视照见温暖现实光明日报记者吴潇怡牛梦笛【新闻人物】导演刘家成执导的电视剧《春日暖阳》正在北京
2023-03-19 10:38
原标题:首届中华戏曲邀请展启幕京剧《龙凤呈祥》率先亮相中新网天津3月18日电(王在御)国粹芳华经典呈现——首届中华戏曲精品邀请展于3月17日
2023-03-19 10:43
原标题:唐朝的时尚风尚标和盛世审美意象冯立君大唐宝历元年(825年),身在江南的白居易写下了《霓裳羽衣歌》,再现了长安宫廷的乐舞场景和他
2023-03-19 10:55
原标题:画壁上的千年寻踪【学人谈】敦煌莫高窟开凿距今已过去1650余年,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层崖壁上,保存有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时期到14世纪的元
2023-03-19 10:56
原标题:杭州人如何看懂南宋古画?展开李嵩的《西湖图》来说说(引题) 那时,画家何来“无人机”视角(主题)钱江晚报记者章咪佳一次能看这
2023-03-19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