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其中许多经济拮据的家庭,却依旧使用丫头。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第24回,贾芸要买点冰片送礼,没有钱,找舅舅卜世人借银子,却碰了一鼻子灰。
贾芸回家后,问他母亲:“吃了饭了没有?”
(相关资料图)
他母亲说:“吃了。”还留着饭在那里,叫小丫头拿来给他吃。
贾芸虽然穷,没钱,家里却用小丫头伺候。
甄士隐遭火灾,投奔了老丈人,后来甄士隐跟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走了,他妻子封氏,依然用着丫头娇杏。
邢岫烟家更穷,在庙里租赁房子住,可是他们家也有丫鬟伺候。
邢岫烟自己有一个丫头名叫篆儿。相信邢岫烟的父母也有丫头伺候。
为什么穷人也有丫头呢?
1.《红楼梦》里的所谓穷人,都不是真正的穷人。
刘姥姥家境贫寒,可是她的女婿却有钱喝酒。
贾芸是贾府族人,我有篇文章分析过,贾芸是荣国公贾源的后代。当年他的父亲分家的时候应该分到了房产,土地和丫头婆子,小厮,仆人等下人。这些财产应该够一家人过一辈子。
由于父亲早逝,孤儿寡母不懂经营,父亲的丧事,以及以后的财产管理都由他的舅舅负责处理。他舅舅应该贪没一些贾芸家的财产,贾芸长大后,这些家产才由贾芸管理。从贾芸的话里可知,他接手的时候财产已经所剩无几,不能像宁荣二府那样过着穷奢极欲的日子。
贾芸对他舅舅说,难道有两间房子和一亩地,是我卖了不成?显然,贾芸没有卖房卖地,如果以前买过房、卖过地,也是舅舅卜世仁经手卖的。
交到贾芸手里的房屋和土地,贾芸一分未动。也就是说,贾芸手里是有房子,有地的。地里打的粮食可保温饱,维持生活。只不过没有多余的银子罢了。像贾芸这样的人家用个丫头也正常。
甄士隐家虽然败落了,可是老丈人封家有钱。多个丫头,不过是多一双筷子而已,完全养得起。而且娇杏还能干粗活,能做针线,可以勉强维持生计。
邢岫烟的家也应该是大户人家,有钱,有地,有房子。可是邢岫烟的爷爷奶奶去世早,家里就败落了。
邢夫人结婚的时候又带走一大笔嫁妆和丫头媳妇等陪房。
邢岫烟的父亲成天喝酒赌博,把家败光了。他们家没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邢岫烟的父亲真的没有钱,就不会和贾珍、薛蟠在一起赌钱。钱是有的,只不过到手就花光了。因此不妨碍邢家使用丫头。
以上这些家庭,养几个丫头的钱还是有的。
2.丫头是死契,主人不给卖身契,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邢岫烟的丫头篆儿,甄士隐家的丫头娇杏,和贾芸家的丫头,都有卖身契在主子手里,这张卖身契是死契。如果主子不将卖身契还给她们,她们永远是奴才。即使逃跑了,也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因为她们没有合法身份。
3.这些丫头是义仆,是忠仆。
甄家败落后,遣散了一些奴仆。娇杏应该是主动要求留下的有情有义的女仆。她不计较是否有月利钱,不计较是否吃糠咽菜,她甘愿陪着主人一起受苦。
贾芸家的丫头和邢岫烟的丫头应该是家生子,她们从小就跟着主人生活,跟着主人过清贫的生活。从来没想过要离开主人。即使生活很清苦也和主人同心同德,不离不弃。她们属于忠仆。
4.这些丫头有利用价值。
丫头们的利用价值远比养她们的成本大。
贾芸家和邢岫烟家养活一个丫头,也就是给口饭吃,给几件衣服穿。成本很低的。
但是她们的利用价值很大。丫头可以给主人洗衣做饭,扫地,缝补。还可以做针线活变卖了补贴家用。
5.维持最后的体面。
贾芸也是国公的后人,邢岫烟家也是官宦之家的后代。他们都属于贵族,他们要维持贵族最后的尊严和体面。而婢女就是他们最后的尊严和体面。
邢岫烟如果连个丫头都没有,就更让人瞧不起了。
邢岫烟住在大观园里,没有银子打赏贾府的丫头婆子,宁可自己当棉衣,都不卖丫头篆儿,她要维持自己的体面。因为有丫头伺候,还和贵族搭边,如果没有丫头了,那就真的是穷姑娘了。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学院开放日(引题) 探秘“宝藏学院”感受人文力量(主题)天津日报记者仇宇浩“能欣赏无处不在的
2023-03-22 16:45
原标题:历史有答案(引题) “显微镜”没看清大明(主题)蔡辉“帅家默是学霸书呆子,不是精神病傻子,张若昀这次有些用力过猛了。”“普通
2023-03-22 15:50
原标题:电视剧《心想事成》热播引关注,编剧苏蓬接受采访表示——(引题) 新北京题材展现城市包容与交融(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夏至电视剧
2023-03-22 15:36
原标题:天津博物馆携手河南博物院近200件珍贵文物亮相津城(引题) 赏古代音乐文物闻“声动千年”之美(主题)天津日报记者刘茵距今8000多年
2023-03-22 15:56
原标题:老店新店和小店,求变求新求突破——(引题) 实体书店的春天来了(主题)北京日报记者路艳霞2023年的春天来了,北京实体书店生存态
2023-03-22 15:40
原标题:《生无可恋的奥托》艺联上映北京晚报讯(记者袁云儿)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生无可恋的奥托》本周五起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该片
2023-03-22 15:32
原标题:现实题材电视剧《人生之路》开播人民日报上海3月21日电 (记者曹玲娟)现实题材电视剧《人生之路》20日晚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并于
2023-03-22 14:48
原标题:从《烛光里的妈妈》到《是妈妈是女儿》——(引题) 流行歌曲中的亲情关系变迁(主题)赵朴一首《是妈妈是女儿》,从年初问世以来始
2023-03-22 14:49
原标题:悬疑刑侦剧《他是谁》:在革新与坚守中讲述警察的精神传承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作为今年首部播出的悬疑刑侦剧,《他是谁》在各
2023-03-22 14:41
原标题:群演这份工作,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有综艺节目让明星在横店的剧组体验“横漂”工作,还有生活中300多名大学生素人,集体做群演参
2023-03-22 14:43
原标题:以脚步丈量历史文脉《登场了!北京中轴线》启动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祖薇薇3月21日,“北京中轴线网络视听文艺精品发布活动暨网络综艺节
2023-03-22 09:48
原标题:《孔雀》十年重装再出发(引题) 杨丽萍:舞台交给下一代(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郭佳“万物之灵”孔雀,被舞蹈艺术家杨丽萍搬上舞
2023-03-22 09:36
原标题:北京中轴线网络视听文艺精品发布活动举行人民日报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刘阳)21日,“北京中轴线网络视听文艺精品发布活动暨网络综艺节
2023-03-22 09:50
原标题:让水利文化遗产润泽心灵(新语)张伟昊浙江诸暨,井眼密布的桔槔井灌,素有灌溉文明“活化石”之称;四川岷江,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
2023-03-22 09:49
原标题:南博大展聚焦长江下游文明(引题) 大江万古流江南文脉远(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尹晓宇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中华文明的诞
2023-03-22 08:45
原标题:北京琉璃渠村老旧窑厂变身文创园区——(引题) 千年窑火今重燃(护文化遗产彰时代新义)(主题)人民日报记者贺勇近日,在北京市门
2023-03-22 08:36
原标题:浙江省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持续发力(引题) 推进文物保护迎来更好发展(走进传统村落)(主题)人民日报记者窦瀚洋“今年,我们
2023-03-22 08:38
原标题:山东菏泽:“牡丹书房”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图书馆3月16日,在山东省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居民在“牡丹书房”里阅读书籍。近年来,山东
2023-03-22 07:40
原标题:总台与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合作开发历史影像资料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俄罗斯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今天(3
2023-03-22 07:38
“走进传统村落”原标题:浙江省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持续发力(引题)推进文物保护迎来更好发展(主题)人民日报记者窦瀚洋 “今年,我们
2023-03-22 05:39
原标题:大鹏率《保你平安》剧组来蓉路演“这部电影就是我们对待谣言的态度”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周琴综合正观新闻“年度高分喜剧”《保你
2023-03-21 15:51
原标题:当传统艺术成为“综艺”“文创”,可还相看俨然?文汇报记者柳青“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回归,首周末的两台演出《牡丹亭·音乐传奇—
2023-03-21 14:42
原标题:“太热象限”巡演连唱两天王以太艾热再现说唱魅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徐语杨“尽管都清楚时间教人坚强,光阴的马车请你Driveslow(
2023-03-21 14:32
原标题:“90后”曹鹏圆梦(引题)“星星的孩子”首登“上海之春”舞台(主题)新民晚报记者朱渊前天,宛平剧院因为一场“爱在春天”的交响音
2023-03-21 14:45
原标题:靠复仇剧拿回“荣耀”宋慧乔打了一场“翻身仗”韩剧《黑暗荣耀》从2022年末开播即成为网飞全球榜排名第五的剧集,到如今《黑暗荣耀》
2023-03-21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