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有25个儿子,他最喜欢的是哪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资料图)
在曹冲死后,他将自己的疼爱留给了曹植,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疼爱,曹植才被曹丕所记恨,在曹丕登基之后,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防曹植,不止一次想要除掉他。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下曹操的疼爱是怎样毁掉曹植的。
曹丕不受喜爱的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曹操会跨过哥哥曹丕,而去疼爱年幼的曹植。
在建安二年时,曹操带领自己的长子曹昂出征张绣,在密谋杀掉张绣的时候,却被其偷袭,导致差点身亡。
曹昂最后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选择为父断后,最终战死在了这场战争之中。
在此之后最能当得太子的人变成了曹冲与曹丕二人,然而对曹丕不利的是,曹冲是一位神童,他在五、六岁的时候就有了如同成年人的判断与知识,要说与他最经典的故事,则是《曹冲称象》。
曹操想要知道孙权送来的大象有多重,然而他问遍了所有的属下,都没有人想得出方法。而曹冲只是观察了一会便想到了办法,他用一艘大船,便测出了大象的体重。
曹冲的才学这让曹操十分的开心,他认为自己后继有人了,将曹冲当作是自己的继承人来培养,然而曹冲也和曹昂一样英年早逝。
在建安十三年时,十三岁的曹冲患了一场重病,最终不治身亡,曹操因此非常的心痛,他对曹丕说道:“这是我的不幸,但却是你的大幸。”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曹操虽然有让他继嗣之意,但是心中依然觉得他太过于平庸,比不上曹冲。
曹操对曹植的喜爱
曹操的爱才是众所周知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自己的另一颗“星”—曹植。
曹植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和曹丕同父同母,但与曹丕不同的是,曹植与曹冲一样,他是一个天才,他思路快捷、十分聪慧,在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诵读《诗经》、《论语》,出口成章。
在曹操看过他所写的文章之后,甚至不认为是他这个年龄所能写的,而面对曹操的疑问,曹植坦然的说道: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这坦率的性格,加深了曹操对他的喜爱。
曹植也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文采与坦率自然的品性,在自己的兄弟之中脱颖而出,再一次的盖过了曹丕的光芒。
再发现了曹植的才学之后,曹操也是逐渐的将自己的爱意转移到了曹植的身上,在建安十一年,曹植十五岁时,曹操就将他带在自己的身边,一起出征。
建安十三年时,曹操带着他南征刘表,此时也不难看出曹操是把曹植当作是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了。
在建安十五年时,曹植在铜雀台一气呵成写下的《登台赋》更是奠定了自己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被过分宠爱的曹植
然而曹植现在所有的政治势力,都是曹操给他的,虽然曹操曾带曹植征战四方,想要让他立功,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
为此再一次想要让曹植立功的曹操,在自己攻打孙权的时候,特意让曹植留守在邺城。
并说道:“当年我担任顿邱令的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的所作所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
借此来暗示他,希望他可以有所作为,并将丁仪、丁廙、杨修等人安排到他的身边辅佐他。
但是曹植比起势力仿佛更爱文学,他并不约束自己的言行,常常会喝个烂醉,借着曹操的爱意,肆意妄为。
相反一直天赋平平的曹丕,却会运用计谋,并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他在司马懿、吴质等人的帮助之下,战胜了曹植,被曹操立为了太子,不过此时的曹操依然心系于曹植。
直到在曹植一次烂醉时,他借着酒劲坐上了马车,擅自打开了“司马门”,这才让曹操十分的愤怒,彻底对他死了心。
在此后曹植更是不加约束的整天喝个烂醉,甚至在曹操任命他带人去救曹仁的时候,他已经醉到无法领命了。
曹植的后半生
在建安二十五年时,曹操病逝于洛阳,位于太子的曹丕登基,再一次晚宴上,曹丕突然发难于曹植,他以曹植的才学为由,要求他在七步以内做出一首诗,不然就要杀掉他。
于是有了现在那首广为流传的《七步诗》,其中的“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一句充分表达了曹植对曹丕要杀害自己的强烈不满。
然而他的不满并没有任何的用处,他的性命也是在其母卞夫人的求情之下才保住的,但是曹丕并没有就这样放弃对曹植的打压。
他数次将曹植徙封,处处针对于他,曾经花天酒地的曹植,变成了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的“苟活之人”。
最终在太和六年时,曹植在抑郁中病逝。
对此很多的人都认为曹植志不在此,只是他的父亲曹操强行让他从政,把他培养成自己的继承人,这才让曹植有了那么不堪的后半生。
但其实这都是因为曹操的溺爱,才让曹植的人生如此的不堪,因为如果曹植没有政治理想,不想从政,他就不可能和丁仪、杨修等人整天混在一起聊天。
俗话说的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曹植之所以斗不过曹丕,是因为自己的政治势力全部都是靠着曹操的爱意得到的,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而曹丕则是一直默默的发展自己的势力,因此曹丕可以成为魏文帝名正言顺。
结语
在这场皇位的斗争之中,受到宠爱的曹植反而败给了从小就被被冷落的曹丕,这证明有时候光有天赋、才能,并没有什么用,光写诗是无法治理国家的,还需要好的帝王权术。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专家学者共议古文献的珍贵价值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黄敬惟 日前,“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对现代的启迪”学术交流活动在北京国
2023-04-06 12:43
原标题:细致品味故宫建筑文化【著书者说】故宫又名紫禁城,为明清皇宫,且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自明
2023-04-06 12:50
原标题:广覆盖+强创新,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成果(主题)十年间,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40万项活动,惠及2亿人次(副题)文汇报记者李婷“原以为公
2023-04-06 12:53
原标题:江南古镇“轧蚕花”4月5日,在德清县新市古镇举行的蚕花庙会上,“蚕花娘娘”在撒蚕花。当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古镇举办第二十
2023-04-06 12:41
原标题:《非常悬疑》十年重装再登台(主题)编剧导演王子川第一次“当观众”(副题)北京青年报记者郭佳由王子川编剧、导演的《非常悬疑》,
2023-04-06 12:33
原标题:艺术电影怎样叫好又叫座(主题)——第五届“巫山神女杯”艺术电影周专题座谈会侧记(副题)光明日报记者张国圣黄汉鑫艺术电影怎样才
2023-04-06 11:53
原标题:百廿学府山西大学学子“清明射柳”弘扬中华传统射艺文化中新网太原4月5日电(杨静李佳威)清明时节,百廿学府山西大学内多名学子身着
2023-04-06 11:50
原标题:细探故宫建筑里的秘密【光明书话】 参观故宫的人,常常惊叹于其辉煌的外观、严谨的形制、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精湛的技艺,然而
2023-04-06 11:50
原标题:在国家大剧院,赴一场跨越南北的“萌新”非遗之约皇城京韵云蒸霞蔚,浙里婺风气象万千。一条运河通联南北,连接起北京和浙江的文化传
2023-04-06 11:49
原标题:诗歌剧《大海的回声》上演人民日报广州4月5日电(记者罗艾桦)近日,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诗歌剧《大海的回声》在广东广州中山纪念
2023-04-06 11:33
原标题:作品类型多样,小众题材扎堆(引题)4月新片口碑高,冷门档期不冷(主题)齐鲁晚报记者 师文静 刚进入4月,本年度影市第13周
2023-04-06 10:51
原标题:海内外古槐后裔齐聚“华人老家”山西洪洞寻根祭祖中新社临汾4月5日电 中新社记者杨杰英又是一年清明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中华儿
2023-04-06 10:50
原标题:人生之路(引题)青春美学,叩问自我与时代(主题)央视在播的《人生之路》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感,剧中人物的青春时光相遇了中国改革开
2023-04-06 09:43
原标题:北京工业遗产建筑活化利用再添新范例——(引题)窑火重燃(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潘福达永定河畔,西山脚下。位于门头沟区琉璃渠村的原
2023-04-06 08:48
原标题:《不止不休》的力量(主题)——青年导演王晶谈影片创作(副题)天津日报记者张钢新片《不止不休》上映后,当即在网上形成热议,并在
2023-04-06 08:43
原标题:甘肃榆中:千年古镇上演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城隍出府”中新网兰州4月5日电(田鹏鹤安方江)城隍出府、青城小调、秧歌表演……清明期间
2023-04-06 08:50
原标题:B站UP主发起停更潮?记者采访发现,内容品质、创作生态、激励机制都面临新问题(引题)面对大流量,众多平台都在吸引UP主发布视频(主
2023-04-06 08:36
原标题:半熟的爱情:“写实派”恋综突出重围进入2023年,恋综市场依然热闹。与过往的同质化内容不同,如今的恋综已然有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2023-04-06 08:39
原标题:赣州于都:《长征第一渡》致敬英烈专场迎来“特殊观众”4月4日晚,在赣州于都长征大剧院,大型文旅史诗舞台剧《长征第一渡》推出致敬
2023-04-06 07:51
原标题:清明时节茅山会船4月5日,各式船只在茅山西大河参加茅山会船(无人机照片)。当日是清明节,江苏省兴化市举行茅山会船盛会,船只和选
2023-04-06 07:36
“文化市场新观察”原标题:海口市加快文艺演出市场与旅游消费深度融合(引题)滨海之城吹起文艺风(主题)人民日报记者周亚军 核心阅读蓝天
2023-04-06 07:39
原标题:美术馆里度假期4月5日,观众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参观。清明假期,不少市民来到郑州美术馆新馆参观,感受艺术魅力。新华社记者张浩然摄4月
2023-04-06 07:44
原标题:亦节亦气风景清明人民日报记者孟扬曹怡晴“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仲春与暮春之交,正值清明。《论语·学而》里说:“慎终追远,
2023-04-06 05:36
原标题:漫步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人们被“一门父子三词客”的优良家风深深打动——(引题)胜迹古祠堂千载永流芳(主题)人民日报记者王永战
2023-04-05 22:43
原标题:形式“新”起来清明节俗“传”下去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徐嘉伟仲春暮春之交,又是一年清明。作为节气,清明是时令的标志,是古时指导农
2023-04-05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