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是,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边塞诗派是盛唐时期诗歌流派之一,其中成就最大的是高适、岑参,因而该诗派又称高岑诗派。
(资料图)
该诗派以描写边塞的战斗和生活为主题,抒发投笔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艰苦的从军生活和旖旎的边塞风光。不少边塞诗在开拓诗歌的表现题材,以及艺术上的创新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
(一)第一次从军边塞
“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这是杜甫对好友高适与岑参的评价。大意是我的好友高适与岑参两人,现在他们虽然落寞不得志,但他们和南朝梁的沈约和南朝宋的鲍照一样,是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学大家,有出人头地的时机的。
岑参(约715-770年),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其家世比高适更为显赫,曾祖父岑文本曾任唐太宗朝宰相。伯祖父和堂伯父也当过宰相。岑参的父亲虽然担任过两任刺吏,但英年就早逝了。家道的中落,使岑参从小就立志振兴家族,光耀门楣的志向。
他五岁就开始读书学习,九岁开始提笔写文章。十五岁时在禽阳隐居,以便在清幽的环境中系统学习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天宝三年(744年),29岁时他考中进士,但入仕后仅得到一个参军的职位。唐代的参军官秩一般是八九品,也有七品的,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正、副处级干部。这么一个冷冰冰的低微官职,与他的远大理想差得牛鼻子远,在京城不咸不淡地干了四年,他就仗剑骑马,千里迢迢来到西域,在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负责文书工作。
安西四镇节度使驻地在龟兹都城(今新疆库车地区)这里是大唐的西部边陲了,再往西行就是中亚诸国。这里充满了异域风情,广袤的大漠、飞沙走石、雪原火山......启迪了他的创作灵感。但初次出塞,他还不太能适应充满艰辛的军旅生活,思乡之情也经常萦绕心头,“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在西域待了两年后,岑参回到了长
(二)第二次从军边塞
度过了三年半官半隐的生活后,不甘心平淡过一辈子的岑参再度出塞,到北疆的安西北庭副都护封常清幕下效力,由于适应了苦寒的边塞生活,官职也有所升迁,总体来说情绪是高昂的,心情也比较明快。在这一时期他随军经过了火焰山,驰骋过辽阔的大草原,边塞瑰丽的景象,加之自己对从军生活的深切休验,使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的极具特色的边塞诗。
第二次从军边塞期间,他有一些轶事流传至今。752年某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公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时,在军营中遇到一个放羊娃,这娃娃是个回鹘人,十分机智勇敢,在一次大风中救了唐军的十三个士兵,并且懂汉语。放羊娃的父亲是个文化人,早年是逃难来到此地的。听说诗人岑参来此,第二天就领着放羊娃找到岑参,恳求岑参给孩子当老师。岑参同意收他为义子,并带他在身边教他。放羊娃的名字改为了“岑鹘”。
在岑参的认真教育下,通过几年刻苦的学习,岑鹘学到了不少知识,不仅精通回鹘语,而且精通汉语。岑参回京城赴任时,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岑鹘没有辜负岑参的一片苦心,勤奋努力,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培养了许多汉语和回鹘的翻译,在后来的高昌回鹘王国里,岑鹘有不少后代在王国做官。
在那遥远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有一片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墓地之一,里面有很多具有文物价值的随葬品。前些年考古工作者在一座墓穴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张糊在纸棺上的纸片,将纸棺罩在棺材上面是当地的风俗,糊纸棺所用纸,来源于平时用过的各种纸。那纸片上有着岑判官付马料钱的记录。当年岑参是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中唯一姓岑的。在1000多年后,被考古工作者在古墓中无意发掘出来,这真是个奇迹!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封常清被召回京保卫长安,由于他没带兵回朝,只是临时招募兵马对付,缺乏战斗力,结果兵败被杀。失去依靠的岑参不得不离开边塞重回关内。后来在老朋友杜甫等人的帮助下,曾在朝廷当过谏官,但有奸臣当道,一直郁郁不得志。
(三)岑参诗歌赏析
岑参写诗最擅长的是七言歌行,风格与高适相近,因此后人多并称二人为“高岑”。他的诗现存三百六十首。迄今有《岑嘉州集》七(或八)卷流传。《全唐诗》中编有其诗四卷。可惜的是《岑参集》十卷已失散。
岑参的边塞诗围绕边塞防卫,描述自然风光和生活,表达的情感蕴藏着深挚动人的家国之情。他笔下的一切,不管是月亮还是树花草无不带着缕缕的乡情:“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其《安馆中思长安》里,夸张的幻想使用传说中的缩地术,让远在天边的家现身在眼前。这些诗句道尽了将士们思乡之深
岑参的不少边塞诗因送别而作。因此体现出了难能可贵的真挚友情。唐天宝十三年(754年),第二次出塞的岑参送别友人武判官,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结尾那几句,将那种目送朋友离开时依依不舍之情描绘得非常深切。岑参最擅长写“雪中情”。
另一首《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写道:在风雪中如何与君赠别啊,只有攀折青青的松枝来表示留别之情。以攀折松折来表示离别之情,表达了深厚的个人交情和浓浓的家国情怀。
标签:
上一篇:高杰投降洪承畴之后为什么没有被杀?真相是什么?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濮存昕执导《海鸥》:精心诠释契诃夫走进北京人艺三楼排练厅,印着“秉承人艺传统续写新的光荣”的横幅悬挂墙面中央。排练厅中,青年
2023-04-09 14:33
原标题:新编京剧《巾帼英杰》演绎家国情怀天津日报讯(记者刘莉莉摄影姚文生)昨晚,《CCTV空中剧院》“2023年天津行”精彩继续,天津市青年
2023-04-09 13:34
原标题:天津市首届“牡丹文化节”开幕打造津城文化片区中新网天津4月8日电(庞喻文王英浩石乔)8日上午,天津市首届“牡丹文化节”暨南开区第
2023-04-09 11:47
原标题:首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开幕4月8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节目。当日,首届楚文化节在湖北省荆州市古城东门宾阳楼护城河水上舞台开幕。本次
2023-04-09 11:53
原标题:作为记者,我有意见鉴定对象:《不止不休》上映时间:3月24日这是一部反映新闻记者追求职业理想的电影,但我看完却并无多少感动之意。
2023-04-09 10:39
原标题:“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携万余册精选图书及精品藏书票亮相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应妮)第二届“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8日在京正式向
2023-04-09 10:40
原标题:“锦绣中华——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亮相广州手艺人展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陈楚红摄手艺人展示广绣。陈楚红摄粤剧表演者展示广州
2023-04-09 10:46
原标题:《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北大交流阿诺导演讲述创作故事中新网北京4月8日电4月7日,《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在北京大学进行特别放映,影片导
2023-04-09 09:44
原标题:大义灭亲在宋代真的存在吗在传统戏剧中,关于包公不畏权贵、大义灭亲、秉公断案的作品早就深入人心。近年来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包公已
2023-04-09 09:56
原标题:追溯“冰与火之地”的文化地图北欧,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北欧一般指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和冰岛这五个国家,及其
2023-04-09 09:49
原标题:梁友安这样的职场姐姐我喜欢什么题材热就一窝蜂上的娱乐圈啊,有时候卷得让人想喊一声“佩服”的程度。这不,卷了几年的“姐弟恋”,
2023-04-09 09:33
原标题:首届天津音乐节将于5月举行中新网天津4月8日电(王在御)记者8日从首届天津音乐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银之声”首届天津音乐节将于2
2023-04-09 09:39
原标题:爱上一座城,始于颜值终于文化尹晓燕从扬州高铁站出来,诗意扑面而来:汽车驶入“烟花三月路”,拐个弯就到了“春风十里路”。如果城
2023-04-09 08:51
原标题:2023上海市民文化节启动4月8日,孩子们在上海市宝山区顾村公园“樱画书艺”活动上创作。当日,已走过十年的上海市民文化节以“城市美
2023-04-09 08:41
原标题:芫荽之味马庆民春季天气渐暖,野菜开始肆意滋长,人们的餐桌上也变得热闹起来,散发着春天的清香。昨天,母亲发来视频,向我炫耀起她
2023-04-09 08:56
原标题:且将新火试新茶江初昕《花瓶里的玫瑰》 文森特·梵高[法]喝茶是我平时生活里的一件要紧事,不可一日无此君。一杯清茶在手,享受着幻
2023-04-09 05:41
原标题:“网红”阿婆蔡璐年近九十岁高龄的阿婆最近迷上了拍短视频,每天抱着手机茶饭不思。年夜饭的餐桌上,家庭微信群里突然弹出阿婆拍的一
2023-04-09 05:45
原标题:带着心灵去踏青章长生春天,万物苏醒。抬眼望去,春色弥漫整个世界:山青了、水秀了,花开了、草绿了,风暖了、天蓝了 处处桃红
2023-04-09 05:42
原标题:堂前燕子衔春泥张珠静前阵子回老家,我在老屋的檐下看到了被弃用的燕巢。小时候,每年春天,都有两只燕子不知从何处出发,飞过多少个
2023-04-09 05:36
原标题:钓源桃花曾招娣听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钓源有个花朝节。周末,一个前同事邀我们去赏花。一声声鸟鸣唤醒了钓源的春天。还未进钓源村,
2023-04-09 05:54
原标题:《随园诗话》的现代性演讲人:张寅彭演讲地点:上海大学文学院网络课堂演讲时间:2023年3月本次讲座旨在探讨清代袁枚《随园诗话》的现
2023-04-08 15:37
原标题:北影节科技单元展映活动启动北京日报讯(记者牛伟坤)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暨中国科学技术馆特效电影展映活动全面开启。从
2023-04-08 14:40
原标题:北师大实验中学800多名师生大观园沉浸式路演(引题) 高中生化身宝玉黛玉大观园里演红楼(主题)北京青年报记者黄亮北京青年报讯(记
2023-04-08 14:39
原标题:《燃烧的巴黎圣母院》揭秘那场人类文明之殇人民日报记者肖扬4月7日,法国灾难电影《燃烧的巴黎圣母院》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昨日晚
2023-04-08 14:34
原标题:师生同台飙戏(引题) 《红楼梦》从教材“走进”大观园(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李祺瑶)舞台上,师生化身“红楼梦中人”,精彩的对
2023-04-08 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