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古代出嫁红盖头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资料图片)
婚礼,是每个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场仪式。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变好,许多适龄男女举办结婚仪式前,会请专业的婚庆公司,为自己量身打造一场难忘的婚礼。
近几年,中式婚礼一直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所谓中式婚礼,就是需要按照传统的“三媒六聘”、“过火盆”、“交杯酒”等传统,举行一整套的“仿古”仪式。
而在中式婚礼里,掀红盖头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新娘出嫁当天,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盖头”。
只有当司仪说可以挑开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时,新郎才可以用秤杆或者如意挑开,从而达到称心如意的好兆头。
那新娘出嫁前要盖上红盖头的习俗,从何而来呢?
新娘盖上红盖头有什么讲究?当男女双方定好良辰日,准备举行结婚仪式。一般先由新娘母亲或家中德高望重的女性长辈,给新娘梳头,梳头时还要说一些吉祥祝福的话。
新娘头发被打理得整整齐齐后,就要盖上红盖头,手里捧着一个苹果,坐在床上等着新郎前来接亲。
民间有句俗语,“盖头一掀,祸端必生”。只有当完成所有结婚仪式,新郎才能挑开新娘头上红盖头。仪式还未完毕之前,新娘需要有亲朋好友的搀扶,完成整套结婚仪式。
之所以新娘会盖上红盖头,也是为了小两口婚后能有个和和美美,称心如意的生活。
唐朝有本《独异志》的神怪小说记载,宇宙初开时,天下只有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商议后决定结为夫妻。
可是伏羲和女娲又觉得十分害羞,所以女娲就用草编织成扇子,遮挡面庞,这就是盖头的由来。
《独异志》只是一本神怪小说,上面记载的内容并不算真。有史可考的是,新娘出嫁蒙盖头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与魏晋时期。
据考古专家对相关古墓出土的陪葬品分析,魏晋时期社会动荡,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新郎新娘来不及举行繁琐的婚礼仪式。
好不容易等到良辰吉日,便会匆忙完婚,但这样又不符合传统祖宗礼法。故魏晋时期,新娘出嫁前先用纱布蒙住头、脸遮羞,属于权宜之计。当时,这种婚姻仪式,又被称之为“拜时婚”。
没想到,使用盖头本意是为了遮羞避嫌,但从魏晋时期开始,成为了我国传统婚姻习俗,一直沿袭到今天(魏晋成亲多用盖头遮脸,也有用白扇遮脸,行合卺礼,主要就是挡住新娘面庞)。
宋代著名文人吴自牧,所撰写的《梦梁录·嫁娶》一书中有这样描述:“(两新人)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用机杼挑盖头,方露花容。”
由此可见,至少宋朝时期,社会上的婚礼习俗,新娘就是披着盖头出嫁。其中的一些细节,和如今中式婚礼差不太多。
除这些有史可考资料,民间还流传诸葛亮、黄月英夫妇的婚礼仪式上,也出现过红盖头。另一种说法是,古代一些氏族民族流行“掠夺婚”。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婚姻形式(抢婚,抢女人)。新娘子蒙上盖头后,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这两则故事与《独异志》所记载的女娲与伏羲故事一样,只是市井巷陌中的闲谈,大家不用将这些民间故事当真。
唐朝初期,盖头演变成一种从头可以披到肩膀的帷帽。不仅能为妇女遮风挡雨,还能遮羞避嫌。
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天宝年间,将民间流传的这种帷帽加以改进,他令宫女们以“透额罗”罩头。
“透额罗”就是李隆基在民间妇女所佩戴的帷帽的基础上,在帽顶上盖一块薄纱,遮住女子的面容。盖上薄纱后,能让美丽女子们增添一股柔媚,半遮半掩的风韵。
唐朝灭亡,随之而来的便是五代十国。连年战火,华夏大地又陷入水深火热的战争局势里。这时,经过李隆基改进的盖头,又成为“拜时婚”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物件。
到了宋朝,社会局势稍稍安定。当时新娘出嫁前,一定要盖上红盖头,为了表示喜庆,也为了取个好兆头。宋朝灭亡后,元明清三朝同样承袭了这种习俗。
到了旧社会时期,随着“指腹为婚”、“童养媳”、“娃娃亲”等封建糟粕相继出现,红盖头就显得愈发重要。大家想想,老年间的人们认死理。
凡是未过门的女子,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不能抛头露面,将自己的真实面目暴露在大庭广众下。
即使是未婚夫,也不能在结婚前看到自己的真实长相。所以未出嫁的姑娘整日待守闺中,待到举行婚礼仪式时,家中长辈还用一块大红盖头遮住新娘的头和脸,以此来达到“不知庐山真面目”又暗合传统礼法目的。
由此奠定新娘使用盖头,成为国人在婚礼仪式上必不可少的一项习俗。
发展到如今,社会自由,民生安定,思想开放包容,不少年轻的男女会选择中式婚礼,也会选择西式婚礼。如果选择西式婚礼,新娘只需要穿上美美的婚纱,也不需要红盖头。
可无论西式还是中式婚礼,迎亲车队,包括婚礼上所使用的喜糖、喜酒、喜烟等还是以红色为主基调。红色象征着喜庆鲜艳,更代表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除了掀盖头之外,古人结婚前还讲究“三书六礼”,等其他较为繁琐的迎亲程序。由于本文篇幅所限,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绍。
综上所述,古代女子出嫁前,之所以要在头上盖一块红布(盖头),主要还是为了遮羞避嫌。战乱年代为求自保,女子还是尽量不要以真面目示人,可以消除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唐宋时期,由于审美观念的不同,还有文化的变迁,盖头反而成为婚姻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习俗,并流传至今。
盖红盖头这种习俗,也从侧面反映出古代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红盖头成为束缚女性或者说限制女性婚姻自由的一种道具。
标签:
上一篇:今热点:宋仁宗身为庶出为什么能继承皇位 执政期间又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2023北京书市今天开幕!参展书品种创历年最高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路艳霞程功4月14日,展期11天的2023北京书市开幕,书市以朝阳公园为主
2023-04-14 14:34
原标题:两代刑警追溯十三年悬案(主题)陈建斌、陈晓合演《尘封十三载》双线纠缠打造新悬疑效果(副题)北京晚报记者邱伟由陈建斌、陈晓主演
2023-04-14 14:33
原标题:《超能一家人》延续开心麻花喜剧风北京晚报讯(记者袁云儿)“老实人”艾伦大战“大反派”沈腾,开心麻花奇幻喜剧电影《超能一家人》7
2023-04-14 14:38
原标题:2022年度人民文学奖在泸州颁奖光明日报记者刘江伟光明日报泸州4月13日电(记者刘江伟)2022年度人民文学奖颁奖典礼13日在四川泸州举行
2023-04-14 14:54
原标题:《青春之城》聚焦大湾区创业故事北京晚报讯(记者李夏至)回首歌颂拼搏者,聚焦大湾区创业故事,描绘大湾区奋斗者“创业图鉴”的电视
2023-04-14 14:38
原标题:北京丰台将书展开到社区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志凯通讯员鲍丰鑫新书签售、阅读沙龙、名家讲堂 芳菲四月,书香正浓,4月14日至4月
2023-04-14 11:54
原标题:当AI开始歌唱,人类的歌声还能否被听到?中新网北京4月14日电(记者王诗尧)“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呼吸都由AI演唱。”AI唱歌虽然已经不是
2023-04-14 09:42
原标题:文化和旅游部拟对未成年人参与剧本娱乐活动设置保护条款文化和旅游部4月13日发布公告,就《剧本娱乐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
2023-04-14 09:49
原标题:同一APP换个端口收听得重新交费会员收听一些专辑还得再充值(引题)视听类App能否“只收一次费”?(主题)法治日报记者文丽娟用手机
2023-04-14 09:45
原标题:青色,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色彩密码包岩青色,是春天的颜色。无论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还是“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2023-04-14 08:41
原标题:青年电影人将镜头对准人间烟火(主题)带着大银幕上的中国故事“扬帆远航”(副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万里归途》《刺杀小说
2023-04-14 08:36
原标题:类型拓展表达创新(引题)海上反恐题材影片《深海危机》在京首映(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电(记者徐嘉伟)海上反恐题材影片《深海危机
2023-04-14 08:35
原标题:《无间》最大的看点是演员(主题)首次当导演的奇道对“实力派”赞不绝口(副题)北京晚报记者邱伟由靳东、王丽坤、张志坚、王志文主
2023-04-13 22:37
原标题:第十四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香港赛区征文正式启动第十四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香港赛区征文11日正式启动。即日起,香港大中小学生及35岁以
2023-04-13 15:54
原标题:海派皮影戏亮相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展演(引题) 《花木兰》捧起“紫金杯”(主题)新民晚报讯(记者赵玥)4月2日至4月12日,首届全国
2023-04-13 15:53
原标题:现代京剧《东方大港》展现中国创新故事北京晚报讯(记者韩轩)伴随着舒缓的回忆曲,舞台纱幕上播放的泛黄的青岛港老照片,昨晚,青岛
2023-04-13 15:49
原标题:舞剧《歌唱祖国》再现经典诞生历程北京晚报讯(记者韩轩)4月16、17日,由无锡市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现实题材舞剧作品《歌唱祖国》在国
2023-04-13 15:45
原标题:为何靳东演不好这部谍战剧◆孙佳音由靳东、王丽坤、张志坚、王志文等主演的谍战剧《无间》正在热播。开播伊始,就有网友吐槽剧情杂乱
2023-04-13 15:55
原标题: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举办(引题) 崇尚经典内化出新(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赖睿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是具有代表
2023-04-13 14:45
原标题:重温《自由与爱情》,“全球最大裴多菲之书”亮相(主题)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展至五月中旬(副题)文汇报讯(记者许旸)“生命诚可贵
2023-04-13 14:32
原标题:西班牙钢琴家马里奥来宁演奏:(引题) 在中国,看到了古典音乐的未来(主题)新华日报记者周娴马里奥·阿隆索,是西班牙“钢琴王子
2023-04-13 13:53
原标题:滑稽戏《哎哟爸爸》在笑声中探讨养老新华日报讯(记者王慧)4月12日,首届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落下帷幕,滑稽戏《哎
2023-04-13 10:32
原标题:根据伦敦西区现象级悬疑经典改编(引题) 《侦查》中文版4月27日将登南锣剧场(主题)北京青年报记者郭佳北京儿艺出品、根据伦敦西区
2023-04-13 10:51
原标题:虚构应以生活为基础冯倩近日,“国产剧能不能尊重一下产妇”这一话题登上了某热搜榜单,众多网友纷纷跟帖留下自己观点。“喝奶茶可以
2023-04-13 10:32
原标题:政策引导、业态融合,北京推动实体书店高质量发展(引题) 城市书香,更多“悦”读方式(文化市场新观察)(主题)人民日报记者施芳
2023-04-13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