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苏轼被誉为“文学巨匠”,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作品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他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被誉为最美的诗篇之一,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这首诗以明月为主题,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句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在创作手法上,苏轼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例如,他将明月比作“婵娟”,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柔美;又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人们在不同地点共同欣赏明月的美好时光。
此外,苏轼在诗歌结构上也独具匠心。整首诗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描绘明月之美,后半部分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结构安排使得诗歌既有整体美感,又有情感深度。
总的来说,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充满唯美意境的诗篇。它以优美的文字、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无尽思念,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标签:
上一篇:全球观焦点:苏轼最厉害的一首诗是什么?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浙江“千万工程”二十年——(引题)乡风美乡韵浓乡歌甜(主题
2023-06-26 10:50
“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原标题:丰富典藏、活化利用、贴心服务
2023-06-26 10:48
原标题:以史发赋——刘咸炘与近代赋学转向中国赋学,绵延两千年。降至
2023-06-26 10:43
原标题:导演陈德森:电影让我有了更多行善的机会中新网上海6月25日电
2023-06-26 10:50
原标题:2023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破250亿元中新社北京6月25日电(记者
2023-06-26 10:51
原标题: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上线人民日报太原6月25日电(记者刘鑫焱)
2023-06-26 09:42
原标题:“墨香雅韵笔若惊鸿”书画作品联展在青岛开幕工人日报-中工网
2023-06-26 09:32
原标题:广州考古发现商时期文化遗存体现中原夏商礼制南渐记者从广州市
2023-06-26 09:40
原标题:斯洛文尼亚:龙舟赛庆端午6月24日,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
2023-06-26 09:34
原标题:“2023阿那亚戏剧节”收官呈现多元艺术形式带来戏剧狂欢中新网
2023-06-26 09:41
原标题:2023《中国好声音》启用全新导师阵容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
2023-06-26 08:38
原标题:我国2023年电影端午档票房达9 09亿元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记
2023-06-26 05:56
原标题:国家电影局:2023端午档票房9 09亿元影史第二!据国家电影局初
2023-06-25 16:47
原标题:石榴花开美京城首届北京中华民族文化周闭幕中新网北京新闻6月2
2023-06-25 15:51
原标题:龙舟竞渡欢度端午国际友人挥桨体验中国文化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2023-06-25 08:53
原标题:影像艺术助力“天下无诈”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蒋菡
2023-06-25 07:40
【艺评】原标题:各唱其歌各美其美邓崎凡有一个朋友,是搞舞台服务的,
2023-06-25 07:35
原标题:黄河流域九省(区)文化馆联盟成立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
2023-06-25 07:32
原标题:私人生活之诗夏学军大概有两年了吧,每天拍一张照片记录生活,
2023-06-25 05:36
原标题:蛙鸣赵国培楼群前水塘边可爱的青蛙居民们在草丛的社区家园开始
2023-06-25 05:49
【发光吧文化遗产·十一】原标题:数字赋能让武当山文化遗产“颜值”永
2023-06-25 05:43
原标题:和谐乡居今日乡村已逐渐城镇化,邻里之间也是一派祥和。本作品
2023-06-25 05:35
【视线】原标题:“好的悬疑作品,应该让观众有欲望反复观看”工人日报
2023-06-25 05:51
原标题:40名新人加盟《星电音联盟》今晚报讯(记者高爽)原创音乐表演
2023-06-24 16:48
原标题:五大道“夏至冰甜”文化中心酷爽运动(引题)“甜酷”相宜津夜
2023-06-24 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