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 > 正文

世界资讯:宋朝“榜下捉婿”是什么样的 73岁的老者都不放过

时间:2022-07-14 19:50:02    来源:趣历史网    

还不知道:宋朝文人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宋代文人有多牛?“榜下捉婿”婚配奇葩,连73岁古稀老者也不放过?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洛曾这样评价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越宋之世。”小编深以为然。


(相关资料图)

诚然,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星光璀璨的朝代,它传承了唐代文化的精华,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无论从经济、文化、军事、Z治与科技等方面都很繁盛。

有唐在前,宋代文化更是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趣味十足的“榜下捉婿”就是宋朝的一种奇葩婚配奇观。可见宋朝文人地位很高,宋朝人们对文人十分尊崇。

在曾经的热播剧《知否》中,盛明兰的哥哥盛家长子盛长柏考中进士,在放榜当日就被一群叔叔伯伯们围着,要抢回去当女婿,后来顾廷烨一顿吆喝,才把他们赶跑。

这就是宋朝最为流行的“榜下捉婿”。

在放榜当日,各地富豪士绅都会全家出动到榜下蹲点,一看哪位公子中了,就蜂拥而上抢人,那场景就跟打劫似的,热闹非凡又十分有趣,堪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此就被人们戏称为“捉婿”。

宋代有一位新及第的青年,仪表堂堂,举止非凡,被一权贵之家看中。放榜那天这家人派出10多个家丁硬将他簇拥进了家,青年一己之力无法躲避,只得被裹挟前往。

很快,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人就来到青年的面前,和颜悦色地对他说道:“我膝下有一女,美貌可人,温柔贤淑,愿嫁与公子为妻,可否?”

哪知青年深深鞠了一躬说:“我出身寒门,怎能高攀?如果难娶得令爱,确实是幸事。但需得等我回家与妻子商量一下再说,可好?”

众人见状哄堂大笑,随即散去。

估计连捉婿者自己也没想到,如此青年才俊竟然是早婚,真是太可惜了。而青年“与妻商量”的高情商应答更令“榜下捉婿”的婚配奇观趣味性十足,令人捧腹不已。

而这样的笑话也是层出不穷~

还有一个人叫韩南,刚考中进士,就有媒人来提亲了,全然不顾他已是73岁的古稀老者。韩南只得苦笑地对媒人作了一首有趣的诗:“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韩南这首诗充满辛酸且不乏幽默,“老来方得一青衫”“四十年前三十三”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一个73岁的古稀老者,放在现代也算是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但在宋代一旦考取了功名,仍会有媒婆提亲,可见人们对文人有多尊崇,连古稀老者也不放过。

在宋代,“榜下捉婿”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宋人记载里对这一奇观就多有涉及,一些豪门富户或权贵之家为攀上新科进士,往往不惜重金,这也就能理解那时的人为何要寒窗苦读了。

对此,北宋地理学家朱彧在《萍州可谈》卷一中曾经记载: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铒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在宋代,千余缗(音民)就是一千多串铜钱,而一串就是一千文,1000文铜钱=10贯铜钱=10两白银=一两黄金,即千余缗相当于千余两黄金,确实很豪横。

当然,“榜下捉婿”不仅限于民间,在宋朝高官中也是比比皆是,北宋宰相王旦、寇准都干过“捉婿”之事。在宋真宗时期,有一个河北人叫范令孙,在他荣登甲科时,当时的宰相王旦就把他“捉”为了女婿,能当宰相之婿也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还有一位新科进士叫作高清,才华与品学平平,但宰相寇准还是“捉”他做了自己的侄女婿。而在他的侄女去世之后,另一位宰相李沆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续弦。高清这样的幸运儿,人生真的太美好了,因而被世人戏称为“天子门生宰相婿”。

在宋高宗时期,“北宋六贼”之一的蔡京还在“榜下捉婿”中受过挫,他想把女儿嫁给新科进士傅察,但傅察是正直之人,当场拒绝了蔡京,令蔡京很是老火。

在宋仁宗时期,宠冠后宫的张贵妃的叔父看中了刚及第的冯京,想把冯京捉到家中嫁女儿给他,还说是奉旨成婚,又摆出了十分丰厚的嫁妆,但冯京却是笑着拒绝了。

宋朝“榜下捉婿”的婚配奇观不胜枚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编认为有以下三种原因,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宋太祖曾定下“不杀士太夫”国策

在君臣关系紧张的古代社会,唯宋代皇帝不能一人独断,做什么决定都要与官员商量,官员直言敢谏也不会受到惩罚。赵匡胤性格温和,与士大夫关系和谐,而惧武人。

由此宋太祖定下“不杀士大夫”及“崇文抑武”的国策,宋朝历任统治者也都如此执行。所以无论从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宋代都是文人士大夫如鱼得水的一个时代。

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好些都出身寒门,但他们凭靠个人努力奋斗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对寒门子弟“学而优则仕”的最好诠释!

在“士、农、工、商”的社会基本结构中,“士”显然是社会地位最高的,始终只有读书人才有机会到朝堂做官,才能接近权力的中心,当时文人地位很高,难怪在《知否》中盛墨兰还说:“文官清流总比顾侯一介武夫强多了。”

宋代大文豪苏轼,才华横溢、直言敢谏,但因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下狱103天,险遭杀身之祸,幸而因宋太祖早年定下的“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才留住一命。

总之,宋代是文人辈出、群星璀璨的朝代,唐宋八大家有六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是宋朝人,宋词还艳压群芳,中国历史的词人(李清照、柳永、晏几道、辛弃疾、李煜等),宋朝人压轴;还有朱熹、周敦颐等儒学的集大成者等。

宋朝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朝代,就连现代的很多文人学者们都很向往宋朝。著名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和散文家余秋雨就从不掩饰对宋朝的溢美之辞,余秋雨曾坦言:“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宋太祖剧照)

二、宋代文官官俸高,赏赐重,地位高。

宋代的文官俸禄高,接受到的赏赐也重,同时还可以荫及家人,并享受特权。就连宋真宗都在诗里说:

安家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诗的后半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都很熟悉,原来是因此而来的。

宋代文官的俸禄有多高?在《清平乐》里,范仲淹被罢官后,曾与晏殊有一番谈话,他提到过自己的俸禄:“我官位不高,一年的俸禄却有三十万钱......我如不尽责,无功而食,与天之螟、民之螣有何分别?”

30万钱究竟是什么概念?宋朝1000钱等于1贯,1贯约为1两银。也就是说范仲淹一年工资约有300两银子,而普通人家最多就几十两银。人口5万以上的大县,县令工资20两,不满5000户的10两。一两银子在宋朝相当于300到500元人民币,有的说还更高,大家可算算。

宋朝不仅对官员体贴入微,还对官员家属照顾得无微不至,官员到地方任职,家属赡养费、米面肉等生活用品,一律由国家承担,如此让在职官员没有后顾之忧。

宋诗中还提到:“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后两句被我们改成了“达而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将读书博取功名揭示得淋漓尽致。

(宋仁宗剧照)

三、宋代科举制度最完备、最完善。

宋朝是我国科举制度发展最完备、也最完善的朝代,宋朝科考也是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而在科考中胜出者往往能名利双收、待遇丰厚。如此“学而优则仕”成为很多文人的人生终极目标而前赴后继,且乐此不疲。

在宋代,只要进五甲内就可以直接授官;而在唐代还需要考试合格才可担任官职。宋代官员科举出身的占绝对优势,在南宋评价一个家族兴盛与否,主要就是看家族中几人登科、几个女子嫁给士大夫。

而“金榜题名者”往往成为富豪之家、权贵之家最佳女婿的首选,因而屡屡上演“榜下捉婿”的喜剧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便到了现代,高学历的研究生、博士生等也都很受女方家庭的青睐。

所以,宋代是中国古文化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文人士大夫如鱼得水的时代。只是宋代以后,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创造力每况愈下,人才凋零,一代不如一代。

标签: 科举制度 如鱼得水 书中自有颜如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