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司马懿早已看破空城计,为何还撤军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资料图)
人们常说:“现在的改变能引起未来的大变。”正是如此,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现在在做决定的时候步步都要小心,不然不知道未来会有怎样出乎意料的结果。而不仅现在如此,其实在古代的时候更是这样的。
空城计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个三国典故。而其实在当时,司马懿早就已经看破了空城计之中的蹊跷,那为什么他还是选择撤兵呢?其实,按照诸葛亮的观点来说:撤军能活,不撤军必死无疑。那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就让我们从空城计的背景说起一探究竟。
诸葛亮巧用空城计的发展经过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战乱之中,诸葛亮使用过空城计,但实际上空城计不是诸葛亮开创的,这一计策最早是见于东晋的史料之中,由此可见,“空城计”的历史十分悠久。
想要了解其中的种种奥妙,还是要先从空城计的经过说起。当时诸葛亮吩咐城内的三千士兵撤退离开, 又让另外五千兵力去运输补给。所以此时诸葛亮身边大部分是文官,而兵力也只有区区几百人。而此时司马懿又前来攻城,所以这次攻城对于诸葛亮而言是难以胜利的。这个时候,知道自己不占优势的诸葛亮,开始绞尽脑汁想一些别的计谋。
此时,诸葛亮结合司马懿的性格,策划了此次空城计。他先是命令城门内的士兵偃旗息鼓,并且打开城门。同时仅用20士兵看守,并且召集其他的士兵假扮百姓,在城门前悠闲地打扫街道。
而他诸葛亮本人则是披鹤氅、戴纶巾,在城楼上悠哉的坐着,甚至还一边弹琴,一边点着香薰。他身边也只有两个小书童。他们就这样毫无防备的等待司马懿的到来。
后来,司马懿带领军队到来后,见到这种状况,反而是不敢轻易进攻。这是因为,司马懿本就生性多疑,他见到诸葛亮一反常态后,不由得猜测其中是不是有诈。而且他也知道诸葛亮本就机智多谋,更是不敢掉以轻心。
而此时他又看到诸葛亮身边的两个小书童也是神情自若,毕竟小孩子难以演戏,所以他更是怀疑是不是城内有埋伏。于是在纠结之中,选择了撤兵,正中了诸葛亮的圈套。诸葛亮成功再次化险为夷。
而后来经过学者们的研究发现,此时的司马懿很有可能已经看破了此次空城计,那为何仍旧撤军呢?
司马懿撤军到底有何原因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在三国之中能与诸葛亮抗衡的人物只有司马懿,可见司马懿其实并不是一个好惹的人。那他到底有没有看破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是人们讨论的重点。
但是其实,司马懿应该是看出了空城计中的破绽的。
首先,司马懿本就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他一直都通权知变,善于观察,也是当时的奇才之一。因此,此时的他既然选择来攻城,证明应该是已经有了较为准确的消息,知道此时容易攻破且城内没有士兵。所以他见到诸葛亮一反常态后,其实也是有看出来,很可能是诸葛亮演戏的。
其次就是,司马懿除了聪明外,也是一个十分谨慎和多疑的人。他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往往都不会轻信,而且也会留一个心眼。这就导致,他见到诸葛亮的空城计后十分犹豫。但是,其实此时以他多疑的性格,应该是已经将多种结果都考虑到了,所以应该也料到很有可能城中没有埋伏,一切都是诸葛亮在演戏。但在战争中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所以还是选择了撤兵。
因此,结合以上种种原因,不难发现当时司马懿应该是看透了空城计的,那这样就有了一个新的疑惑,为何他看破空城计后仍旧选择撤兵而不是攻打呢?
撤军原因成迷,诸葛亮一句话点透
其实,我们要知道诸葛亮也并非平常之人,所以当他看到司马懿撤军后,内心也明白很有可能司马懿是看透了他的空城计。而此时,诸葛亮竟然说司马懿:“撤军能活,不撤必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句话也正是解释了司马懿撤军最大的原因。
其实,此时司马懿的情况如诸葛亮说的是一样的。在当时,司马懿的处境十分尴尬。那时候的他还只是魏国的一个大臣而已,但是诸葛亮却一直都是曹操想要拉拢的一位人才,如果此时他和诸葛亮冲突,想必肯定会无意间要了诸葛亮的性命。倘若他杀害了诸葛亮,其实在魏国也会招致曹操的痛恨。因此即使司马懿打了胜仗,回去被曹操处置也是早晚的事。
而我们都知道,后来曹魏的政权在多年后是被司马家族占有。司马懿本就是一个野心极大的人,所以按照长远的眼光来看,他也不会轻易和诸葛亮发生冲突,毕竟在他看来自己未来的发展才是最为重要的。而且,他一旦进攻,就暴露了自己比诸葛亮更为聪慧,这就很可能因为“功高盖主”而最终被曹操谋害。
因此,正如同诸葛亮所说,如果此时撤军,其实司马懿是能够活下去的,但是一旦攻城,不管结果如何,日后司马懿都是凶多吉少的。所以,当时司马懿也是经过重重考虑,结合了局势发展,最终还是决定撤军。
结语
由此可见,司马懿虽然看破空城计仍旧撤军其实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在内的。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实历史的真相我们永远不能够准确的得知,毕竟时过境迁,很多时候历史人物的真实想法我们是无法推测的。就像司马懿的想法到底有多复杂,这都是后人不能够预料到的。也正是如此,这些饱满的历史人物才让我们的历史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和充满魅力。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发布优秀作品片单北京日报讯(记者袁云儿)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在今年首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昨天,体育电影周优
2022-08-18 15:32
原标题:科技感满满!多项技术首现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秉持“多向科技要效果”的核心理念,着力推
2022-08-18 09:29
原标题:山东:第三届国际青年儒学论坛开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田国垒通讯员谢以卓葛红普8月15日,由山东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主办,孟子研究院、
2022-08-18 09:29
原标题:章子怡黄建新等电影人——(引题)聚焦“高峰”电影创作分享思考与收获(主题)北京日报记者王金跃程功昨天下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
2022-08-17 15:38
原标题:2022北京长城文化节聚焦“长城之美”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亮长城与奥运“牵手”,中国和世界“有约”。8月20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
2022-08-17 08:42
8月8日,电影《倒仓》宣布开机并释出跃翎版海报。影片由张裕笛执导,霍雪滢、张裕笛编剧,边程、周美君领衔主演,张弛、陈少熙、徐世昕主演
2022-08-17 08:21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发布的预告片中,开篇白泽从天而降,游历山海,面对外界的质疑和不被理解的世界,白泽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他始终坚定
2022-08-17 08:21
由黄健明执导,吴晓宇担任编剧的国产动画电影《山海经之再见怪兽》近日发布怪兽下山版预告与角色海报。在此次曝光的预告和海报中,白泽打开
2022-08-17 08:21
原标题:《欢乐颂3》开播口碑不佳,观众大呼“尴尬”(主题)“正午阳光”口碑效应再次失灵(副题)羊城晚报记者龚卫锋时隔五年,《欢乐颂》系
2022-08-16 19:38
原标题:“江南客厅——长三角传统工艺生活美学设计展”首展在沪揭幕8月16日,“江南客厅——长三角传统工艺生活美学设计展”首展在上海宝山国
2022-08-16 19:39
原标题:三星堆“上新”了——聚焦考古新发现目前,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三星堆新发现的6座坑中,3号到6号坑已经清坑。7号和8号坑,也已进入发
2022-08-16 19:46
原标题:上海文学馆今日开工建设将于2024年建成并对公众开放今天(8月16日)下午,上海文学馆开工活动在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439号举行。上海文
2022-08-16 19:44
原标题:19部剧目38场演出受众覆盖2岁到18岁(引题)北京市优秀少儿题材舞台剧展演开幕(主题)北京日报记者王润8月14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
2022-08-16 15:32
原标题:山西太原晋阳古城发现隋唐瓷窑遗址延长山西烧瓷历史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晋阳古城遗址发现隋唐
2022-08-16 15:34
原标题:为期9天的首届广东省青少年粤剧夏令营结营(引题)“小粤迷”街头唱大戏(主题)羊城晚报讯记者黄宙辉、通讯员林楷虹摄影报道:8月15
2022-08-16 15:27
原标题:从“手铲释天书”到“慧眼览古幽”——科技考古面面观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新华社记者一把洛阳铲,纵横考古界的“泰斗级”工具,于泥土
2022-08-16 08:47
原标题:郎朗亮相柏林“森林舞台”露天音乐会中国钢琴家郎朗13日晚在德国柏林森林剧场与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以及西东合集管弦乐团,共同
2022-08-15 15:47
原标题: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昨日开幕推出香港回归25周年特展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12届北京国际电
2022-08-15 15:42
原标题:81岁著名剧作家、原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刘树纲病逝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编剧、原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
2022-08-15 15:42
原标题:吉林磐石红石砬子发掘出2600余个抗联遗迹今天是8月15日,1945年的这一天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日前在吉林磐石的红石砬子抗联遗
2022-08-15 15:30
原标题:轻音曼舞花月夜天光云影自在游(引题)北影节嘉年华邀市民“来影都过周末”(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李洋通讯员张迪)昨天19时30分,
2022-08-15 15:24
【新书榜单】原标题:文明与诗:漫长的德教《艾青诗选》艾青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本书收录了艾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如
2022-08-14 05:33
原标题:手艺背后的手艺人(主题)——读《这不是手艺,这是生活》(副题)刘学正人间滋味,离不开烟火气,而经由岁月沉淀的手工物什,总能在
2022-08-14 05:43
【高谈阔论】原标题:名人传记只是一个侧影冷荞麦假期来临,不少有识之士,照例会发声鼓吹读书。与惯常推介阅读经典名著的老生常谈不同,今年
2022-08-14 05:38
原标题:沉迷的“小书虫”图为车厢门快关上时,仍然沉浸在阅读中的小男孩。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凡摄如今的地铁上,曾经寻常的读书看报身影
2022-08-14 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