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为何康熙还极度宠爱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春宫怨》
这首诗出自著名诗人王昌龄,描述了宫廷女子之间的纷争,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也描述出了那个时候女子们的悲哀。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古往今来,绝大多数能做上帝位之人,无一不是果决有魄力,且感情淡漠。曾经就有这样一句话说过“天家无父子”,连父子都能够反目成仇,更何况其他人呢?
这句话放在6岁登基的一代大帝康熙身上似乎是再好不过了,不过对于他来说只有一个人是意外。那便是苏麻喇姑了,这也让我们感到十分的好奇,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为什么康熙还极度宠爱她呢?而真实原因也让人感到意外。
01
苏麻喇姑是蒙古族人,而他本名被翻译成汉语就变成了苏沫儿,当年,年仅7岁的苏沫儿因为乖巧礼貌,而被选为做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
虽然名义上是主仆,但实则更像姐妹,布木布泰对她十分的好,经常将自己所学教给她,因此苏沫儿也得以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光是看外表谁也看不出来这样一个俏丽的小侍女竟然学识渊博。
这种情谊在布木布泰入宫后更显得珍贵了,当时皇太极宫中嫔妃众多,虽然正宫皇后是自己的姑姑,可是这位蒙古来的妃子不得皇太极的宠爱,也是受了许多的排挤的。这个时候是苏沫儿细心的安慰她,陪伴在她的身边,这也让她对苏沫儿更加的信任。
而后又先后经历了海兰珠入宫,生子,夭折,去世等一些列变动,皇太极承受不住爱妃离世的打击,不久后也跟着去了。这也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皇位争夺大战,不过随着多尔衮的支持,福临也就是布木布泰的儿子,还是有惊无险的做上了皇位。
02
可是福临与他的父亲皇太极一样的痴情,沉迷于一个女子,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怎么过问。他的众多子嗣里,最让孝庄满意的就是三阿哥玄烨了。
甚至孝庄还让苏沫儿作玄烨的启蒙老师,彼时的苏沫儿可不是草原上的小侍女,她是清朝最有权势的女人,孝庄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她说的话,孝庄太后都要听几分。而且她还擅长蒙语和汉语,写的一手好字,无论是知识还是为人处事上,都是无可挑剔的。
这也表明了孝庄对于玄烨的重视,而苏沫儿自然是尽心的教导玄烨的,作为玄烨的第一个老师,又是启蒙老师,玄烨对于苏沫儿的孺慕之情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可惜的是,在玄烨三岁那年不幸染上了天花,这在当时可是会死人的致命疾病。于是玄烨也被送出宫去医治。但是苏沫儿心中不舍,她觉得玄烨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在宫外医治不是很放心。
于是她便经常出宫去陪伴玄烨,不顾自己传染天花的危险来照顾他,给他讲故事,讲为人处事的道理。这在当时年幼的玄烨心里也埋下了一颗很深的种子,也使得他对于苏沫儿更加的信任和爱护了。
或许因为玄烨是天注定的真命天子,又或者是苏沫儿的精心照料,玄烨竟然奇迹般的痊愈了。痊愈过后的玄烨也是被孝庄的钦定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候选人。不久之后,顺治也因为染上天花而去世,玄烨也就顺利的登基了,称号为康熙。
而登基后的康熙,一步步的从稚子变成了一个手腕强硬的真正的帝王,这些年里,他经历了许多,初为人父的开心,孝庄去世的难过,面对朝臣们的勾心斗角。可以说他改变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学会如何去做一个真正的帝王。如何变得不受情绪的影响作出冷静的决断。
可这些年里,他唯一不变的便是对苏沫儿的敬重和宠爱了,即使苏沫儿是婢女之身,但她依旧可以来管教康熙一二。即便她终年不洗澡,但康熙却从未因此疏远。
这也正是因为在康熙年幼时,是苏沫儿一笔一划的教他写字。在康熙生病时,也是苏沫儿衣不解带的照顾他。这份情一直深深的刻在康熙的脑海中,所以这也是他对苏沫儿始终敬爱有加的原因了。
而其实苏沫儿终年不洗澡也是有原因的,第一便是因为她后期信仰佛教,所以有了不洗澡这个习惯。而宫中人也正是因为她信仰佛教,所以人人见了她都尊称一声苏麻喇姑。
第二个原因便是因为苏沫儿出生于蒙古干旱地区,家乡常年缺水,有时候连喝水都是困难,所以她自小就养成了一个节约用水的习惯,因此即便如今在大清水源丰富,她依旧不舍得用水来洗澡。
综上所述,这是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的原因了,也是康熙为什么如此的宠爱她的原因。俗话说得好,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康熙做了皇帝后,想要巴结讨好他的人数不胜数,可是回想起年幼那场重病,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的人也只有苏麻喇姑。这份情谊早已经超越了主仆,更像是亲人!
03
苏麻喇姑从蒙古贫穷人家的孩子,到布木布泰的侍女,而后随她一同入宫,这期间经历了太多的血雨腥风,也有太多的诱惑。可不变的是她始终保持本心,由始至终只效忠孝庄太后一个人。
而且在平时也是努力的学习知识,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从来不曾因为自己身份特殊而去做一些欺压别人的事情。这份美好的品格不仅得到了孝庄一生的信任康熙一生的敬爱,也让我们这些后人更加感叹和钦佩于她身上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美好的品质了!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北京东城鼓楼展陈“时间的故事”8月26日起试运营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志凯通讯员李滢鼓楼展陈“时间的故事”8月26日起正式投入试运
2022-08-26 16:45
原标题:愿芬芳馥郁满天涯(新国潮)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苗春看顾小思手工制香的视频,既新颖奇特,又赏心悦目:她化着古代仕女妆容,身穿汉服
2022-08-26 15:29
原标题:人生“基本法”:与生活握手言和,前行不辍曹雪盟人常言“生活是一道没有如果的选择题”。时光线性流逝,不舍昼夜,人生没有演习、无
2022-08-26 15:37
原标题:躺在现实里的歌者郭艳一日三餐,加之仰卧间腾挪,一如费尔南多·佩索阿所言——我感到我的整个身体躺在现实里。个人被深植在程式化的
2022-08-26 15:42
原标题:综艺《快乐再出发》高分收官,“0713男团”为观众贡献“密集笑点”与“高燃泪点”,也把人生经历写进音乐(引题)《活该》《老歌手的
2022-08-26 15:28
原标题:《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即将来袭,快乐不减精彩加倍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由腾讯视频、笑果文化联合出品的脱口秀竞演节目《脱口秀
2022-08-26 15:30
原标题: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感受文字之美8月24日,游客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内观看展览。暑假期间,众多市民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通过了解文字的发展
2022-08-26 07:33
原标题:勾画脸谱学习身段动作欣赏传统剧目(引题)吉祥大戏院体验活动让孩子走近京剧(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俐体验脸谱勾画、参与京剧知识互
2022-08-26 05:33
原标题:284项非遗项目集中亮相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新华社济南8月25日电(记者贾云鹏)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土布纺织技艺、
2022-08-26 05:30
原标题:《披荆斩棘》第二季初舞台一众老歌中,李承铉翻唱方言摇滚《莫欺少年穷》引发大众讨论——(引题)“回忆杀”外,综艺不妨给新歌更多
2022-08-25 20:46
原标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开放(主题)明清历史档案展“亮宝”聚人气(副题)北京日报讯(记者李祺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近日面向
2022-08-25 18:28
“文化观察”原标题:国产科幻片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取得全面进步(引题)从三年一部到一月三部的飞跃(主题)天津日报记者张钢2019年春节档,国
2022-08-25 16:33
原标题:第二届“北京·国际范儿”短视频大赛启动中新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陈杭)8月24日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中央广播电视
2022-08-25 16:27
原标题:改正上一版疏漏讹误吸收红学研究新成果(引题)红研所校注本《红楼梦》新版发布(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中国
2022-08-25 15:47
原标题:《崖上的波妞》绘本引进出版今晚报讯(记者高丽)简体中文版《崖上的波妞》绘本近日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这也是吉卜力工作室官方
2022-08-25 15:39
原标题:青海作家首获鲁迅文学奖中新网西宁8月25日电(李隽陈文年)2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青年牧民小说家索南才让
2022-08-25 15:30
原标题:纪念黑塞去世六十周年,“黑塞精选集”重磅出版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2022年,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赫
2022-08-25 15:40
原标题:国家文物局:保护文物,妥善应对台风和风暴潮中新网8月25日电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国家文物局25日发布《关于文博单位妥善应对台风、
2022-08-25 15:36
新华全媒+丨原标题:科研人员帮助亚洲最大的完整恐龙化石“长”了2米新华社成都8月24日电(记者吴晓颖张超群)亚洲完整恐龙化石中的最大者——
2022-08-25 07:35
原标题:文物“活”起来变身可爱人物(主题)故宫出品首部儿童剧《甪端》(副题)北京青年报记者郭佳由故宫博物院和艺瑞奇国际文化(北京)有
2022-08-25 05:40
原标题:金派梅花大鼓非遗展演举行天津日报讯(记者刘莉莉)昨日,“金声玉振”金派梅花大鼓非遗展演在中华曲苑上演。金派梅花大鼓是市级非遗
2022-08-24 16:41
原标题:中央芭蕾舞团来津上演“戏剧芭蕾旷世杰作”(引题)《奥涅金》十月登天津大剧院(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记者从天津大剧院获悉,
2022-08-24 16:46
原标题:博物馆文创产品频频“出圈”的背后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舒静、施雨岑、韩佳诺“誓要拿下‘绿马’”“等了20多天
2022-08-24 15:41
“解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原标题:安徽合肥三十头镇中心小学教师杨波带领学生组建音乐社团(引题)田埂上长出合唱团(主题)人民日报记者游
2022-08-24 15:43
原标题:探索中国上古时期的年表(主题)——《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发布(副题)光明日报记者韩寒“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终于能向整个项目组
2022-08-24 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