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其实这个习俗古时候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资料图)
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
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杭谚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民间于此日将蒲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亦有单独用雄黄浸酒者,故名“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形成端午节饮雄黄酒风俗。同时,还要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
民间还将吃剩的雄黄酒喷洒房屋壁角阴暗处,或贮藏起来,乎日遇有虫咬红肿,可以涂抹解毒消肿。有井人家,还以雄黄一块,裹以丝绵,投入井中,以祛水中之毒。中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古人以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故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希望有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自有它的医理。要说香包先说雄黄和雄黄酒。雄黄许多地方都盛产,人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用雄黄酿成雄黄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
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建宁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香包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况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遁,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标签: 病从口入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香港小姐”时隔12年重回红馆办决赛(引题)新一届“港姐”三甲诞生(主题)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9月25日晚,香港小姐2022竞选决赛在香
2022-09-27 17:40
原标题:花开时节动京城·秋“水韵京杭”少儿公益绘展在京开幕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9月27日,“花开时节动京城•秋”——“水韵京杭”大运河文
2022-09-27 16:38
原标题:考古编制遇冷,烟火与远方当兼得本报记者刘茵近日,“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的话题登上热搜。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加入“考编大军
2022-09-27 15:31
原标题:以艺术之名来一场“海派城市考古”(主题)全城丰富的艺术资源期待人们珍视,并转换为创意源泉(副题)文汇报记者范昕冲着双展齐开、
2022-09-27 15:46
原标题:笛安最新长篇《亲爱的蜂蜜》用孩童的柔软消解成人世界的坚硬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应妮)“80后”旗手作家笛安的最新长篇小说《亲
2022-09-27 15:49
原标题:故宫博物院发布提示:凭证入院参观方便快捷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应妮)故宫博物院27日发布提示,请观众务必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2022-09-27 15:29
原标题:张国荣逝世20周年演唱会正在筹备中(主题)前经纪人希望拍电影讲述“哥哥”真实故事(副题)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2023年是张国荣逝世20
2022-09-27 15:45
原标题: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引题)“我一辈子就是为孩子们写书”(主题)人民日报记者曹玲娟 人物小传任溶溶(1923年—202
2022-09-27 09:30
原标题:湖北襄阳米芾后裔迎故宫米芾法帖中新网武汉9月26日电(刘文生张亚婷胡传林)米芾、苏轼、欧阳修等名家墨迹作品27日将在湖北省博物馆“
2022-09-27 09:34
原标题:科幻还是预言,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会成真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 很多科幻作家与其说是预言家,不如说是梦想家。这是一个真事:一
2022-09-27 09:44
“序与跋”原标题:考古是科学也是艺术良渚文化,从1936年施昕更发掘良渚镇所在的棋盘坟等遗址,并于1938年出版大型考古报告《良渚》开始,就
2022-09-27 09:46
原标题:40多处古建筑在这位老人手中“复活”——(引题)以金相许古建筑(主题)一位古稀老人,倾尽家财买下一座座面临拆毁的古建筑,并移址
2022-09-27 08:26
原标题: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行人民日报济南9月26日电(记者侯琳良)26日至28日,202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
2022-09-27 08:44
原标题:故宫日历又上新人民日报海外版电(记者邹雅婷)近日,2023年《故宫日历》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一张文化名片,《
2022-09-27 08:28
原标题:穿越时空与文物对话“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在沪开展中新网上海9月26日电(高志苗)文物承载国运,亦与国脉紧密相连。26日,上海
2022-09-27 08:46
原标题:电影《钢铁意志》发布推广曲《之初》陈思思倾情献唱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郭冠华)9月26日,由宁海强执导,刘烨、韩雪、林永健、
2022-09-27 08:27
原标题:文学,妩媚地伴着我王充闾生涯旅寄,暂息蘧庐;一觉俄然,缪斯缘结。随着阅历的增加,人们心目中的宇宙会不断地向外扩张开去;而就个
2022-09-27 07:25
原标题:《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回归(引题) 新新喜剧,新新喜剧人(主题)《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近日回归上线,观众们欢呼,“我的快乐又回
2022-09-27 07:34
原标题:40余件海外回流文物在上海展出新华社上海9月26日电(记者孙丽萍、黄安琪)“盛世回归——海外回流文物特展”26日在上海开展,展出清代
2022-09-27 07:42
“护文化遗产彰时代新义”原标题:山东博兴县创新非遗柳编技艺(引题)匠心编柳妙手生花(主题)人民日报记者李蕊 核心阅读毫不起眼的柳条,
2022-09-27 07:43
原标题:鲁迅文学奖得主曾清生谈获奖作品《回乡记》:坚守人民立场中新网南昌9月26日电(记者吴鹏泉)“人民立场是文学创作的根本遵循,我的《
2022-09-27 07:26
原标题:韩国音乐剧中文版支持文惠卡购票(引题) 《我的遗愿清单》11月来津演出(主题)今晚报讯(记者王洋)记者自天津演艺网获悉,音乐剧
2022-09-26 15:25
原标题:《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叙事手法创新升级(引题)今晚首期节目解读《永乐大典》(主题)天津日报讯(记者张帆)昨天,中央广播电视总
2022-09-26 15:40
原标题:以左权将军家书为蓝本大型歌舞剧《家书》启动创排中新网太原9月26日电(记者胡健)记者26日从中国革命老区左权县获悉,以左权将军写给家
2022-09-26 15:40
原标题:“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句民谚不够准确——(引题) 用考古发现铺陈北京3000年建城史(主题)郗志群说到北京城的起源和发展
2022-09-26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