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皇帝去世之后,乾隆是如何对付李卫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李卫不爱读八股文,走不了科举的路子。父母见他无所事事,问他想做什么,他说:“当官!”于是,父亲想了一个办法,果然让李卫当了官,从此一飞冲天。
李卫此时已经30岁,家境比较富裕,父母担心他闲着会惹是生非。既然儿子想当官,家里就拿出了一大笔钱,给他重金捐了个兵部员外郎的职务。
(资料图)
这是一个从五品的虚职,没有什么实际权力。
出乎意料的是,李卫虽然八股文读得不好,能力却非常强。
仅仅过了两年,李卫就官升一级,任户部郎中,正五品。
四年后,康熙驾崩,雍正即位,李卫开始了他的飞速攀升之路。
雍正时期,李卫爬上人生巅峰
雍正帝即位后,李卫好像坐上了火箭一样,升迁速度飞快。
只用了四年时间,李卫就官升至浙江总督,成为一品大员,封疆大吏。
他出身于商人家庭,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强大的靠山。
能够在十年时间内从一个从五品闲职升到一品大员,不得不说,李卫的为官能力实在是强得让人咋舌。
那么,李卫到底有哪些地方获得了雍正的青睐呢?
1】雍正勤政务实,最欣赏干实事的官员
雍正可谓是“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他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睡眠仅仅4个小时。
他在位不到13年,在数万件奏折中所写下的批语,就多达1000多万字。
雍正说: “朕从来用人,不悉拘资格,即或阶级悬殊,亦属无妨。”
他认为官员只要能够完成工作,做实事,就应该得到破格提拔。而不拘泥于他的出身,提拔人才也不必遵循各种繁文细节。
李卫正是雍正这种用人方式下的最大受益者。
李卫的当官路径与大多数官员不同,在众多科举出身,讲究斯文和礼仪的官员中,李卫算是个大老粗,显得非常另类。
他从不看公文,都是让手下人读给他听,有不合意的地方,随口就纠正改动。千丝万缕的事情,他听后都能够分析得一清二楚,脉络清晰,让人叹服。
李卫做事的特点就是简单粗暴直接,从不拐弯抹角,因此他处理公务的效率很高。
他最大的政绩就是“缉查私盐”。
在清朝,盐是由国家控制的资源,严禁私人买卖。可是,盐的利润极大,私自贩盐屡禁不止。
雍正最初任命李卫为云南盐驿道,刚刚接管云南盐务时,情况一团糟。
有的官员利用自己的权力私自制盐,贩卖出去赚取利润。有的官员贪污盐税,揣进自己的腰包。还有的官员故意控制投入市场的盐量,抬高价格。
李卫摸清情况后,一方面鼓励商人经营盐业,减少官员在盐业上的垄断。另一方面降低盐价,用自己能够调配的银钱来弥补盐价的亏空,百姓能够买到平价的盐后,就不会再去买高价的私盐。
除此之外,李卫也不惧怕当地官员们盘根错节的关系,明察暗访,对官员的贪污亏欠进行清算。
经过他的大力整顿,云南老百姓不仅吃到了便宜的盐,朝廷的盐业收入也扭亏为盈。
因为李卫的云南盐驿道做得非常出色,两年后,雍正将他提拔为浙江巡抚,兼任浙盐政使。
浙盐的情况与云南盐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浙盐的价格比周围其他盐区的价格高,受到律例的限制,老百姓不能跨区购买盐。
中间的价格差让私盐贩子看到了巨大的利润空间,私盐倒卖猖獗。
李卫采取各种围追堵截的方法,打击具有强大势力的大盐枭。同时利用各种手段降低浙盐价格,削减走私盐的利润空间。
他还千方百计增加官盐的销售渠道,在销量好的地方,配比一些多余的盐,保证销售量。
以往的官员们不敢如实将浙盐的情况上报朝廷,因此处理起来难免束手束脚。
李卫却不被已有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他接手浙盐不到一年时间,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从云南盐业和浙盐的处理情况上来看,李卫思路灵活,从不受限于固有的思维,而是因地制宜,能够达到效果的方法都会勇于尝试,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实干家。
2】李卫不畏强权,刚正不阿,雍正虽然头疼,却也非常欣赏
雍正第一次认识李卫的时候,还是在康熙年间。
当时,李卫担任户部郎中,他的上司是一位亲王,每次收缴地方赋税时,总会多收一些,揣进自己的口袋。
李卫劝阻未果,就在户部挂了一块牌子,上书“某王赢余”。将亲王私收税赋的事情公之于众。让其颜面扫地。
雍正听说此事后,大为赞赏,将李卫记在了心里,上位后就开始大力提拔。
李卫的不畏强权也让雍正很是头疼,做过李卫上级的人,都向雍正告状。说他目无尊卑,动不动就骂人。
雍正无奈,常常告诫李卫要注意官场礼仪。却也很欣赏李卫从不趋炎附势,敢于弹劾朝中权贵的魄力。
李卫这样的个性,很对雍正的脾气。
可是在喜欢附庸风雅的乾隆看来,没读过书的李卫显然过于粗俗,那么他是如何对待李卫的呢?
乾隆时期,李卫有幸早早离开人世
雍正驾崩时,李卫官至直隶总督。
乾隆即位后,李卫依旧是直隶总督。
尽管在乾隆时期,李卫没有升官,却得到过乾隆皇帝赏赐的四团龙补服,这也是莫大的荣誉。
这能够说明乾隆也像雍正一样,非常赏识李卫吗?
我认为事实并不是这样。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上位后,需要巩固自己的皇权,势必要清理掉自己看着不顺眼的老臣,将位置让出来,给自己的亲信。
当年,老臣张廷玉比李卫更得雍正欢心。
雍正临终前,将张廷玉任命为顾命大臣,甚至在遗诏中,特地宣布张廷玉配享太庙。
太庙是皇帝一家的专用祭祀场所,必须是皇帝近亲、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经皇帝允许后,才可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
可见雍正对张廷玉是多么的看重。
乾隆上位后,最初对张廷玉也颇为尊重,八年后,君臣矛盾日深。
最后,乾隆将张廷玉罢官去爵,剥夺了他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
而李卫却没有遭受到这些难堪的境遇,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李卫死得早。
乾隆继位后的第三年,李卫就生了重病。
患病期间,乾隆还专门派御医前去诊治,君臣关系颇为融洽。
不久后,李卫病逝。乾隆下旨将他按照总督的标准下葬,并赐谥号“敏达”。
在这三年里,乾隆羽翼未丰。李卫资历老,在百姓中名声颇佳,乾隆自然不能无所顾忌地收拾他。
再看看张廷玉,乾隆后来对他非常反感的原因是,张廷玉固执,动不动就言语激烈。
这些毛病李卫都有,他不畏强权,不拍上司马屁,一门心思做事。
而且自己认准了的事,从不循规蹈矩,用尽各种方法达到目的。
更别提他动不动就骂人,比之张廷玉的言语激烈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乾隆喜欢科举出身,慢慢熬资历熬上来的官员。
像李卫这样被雍正破格提拔,不会做锦绣文章的人,是肯定入不了乾隆的法眼的。
如果李卫活得年头够长,十有八九也会落得跟张廷玉差不多的下场。
李卫死后,乾隆下江南游玩,到了杭州。
在西湖边,乾隆意外发现有座庙中有李卫的神像,上书“湖山神位”。
据说当地老百姓为了感谢李卫在杭州的所作所为,自发建造了祠堂,塑造了神像,供奉香火。
乾隆当即勃然大怒,皇帝死了还没有几个有神像的,一个大臣竟然敢有神像!
乾隆下谕说"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随后,乾隆命人拆了祠堂,烧毁了神像,还把当地的百姓训斥了一顿。
如果李卫活着,很可能因为这件事情就要受到惩罚。
结束语
李卫死时只有51岁,也算是英年早逝。
这对他来说,是不幸,也是幸运!
否则以乾隆的喜好和李卫的个性来说,他很难得以善终。
标签: 不畏强权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入诗入画的东方美学大展台(引题) 文化综艺永远在创新(主题)近日,随着《诗画中国》《闪耀吧!中华文明》等崭新的文化节目陆续播
2022-10-18 15:39
原标题:先农坛为何要建斋宫?李忠义贾建中聊起天坛的斋宫,许多人都能津津有味地侃上半天,尤其是两道御河的传说。但谈起先农坛的斋宫(即庆
2022-10-18 15:31
原标题:弹幕,为何能让屏幕“飘”起来?大众日报记者于国鹏现在只要在网上、手机上看视频,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一般来说总免不了和弹幕打交道
2022-10-18 15:29
原标题:脱口秀的未来在哪里?大众日报记者朱子钰大众日报实习生陈晶晶从不温不火到人尽皆知,山东籍脱口秀演员孟川只用了六分半的时间——在
2022-10-18 15:26
原标题:真人秀做引子,长短视频+直播探索“拓圈”(引题) 综艺《声声如夏花》尝试定义音乐主播职业标准(主题)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快手综艺
2022-10-18 15:32
原标题:天长地久的传统遗存《留住手艺》盐野米松著英珂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杨秀云春晨,微雨后,宝钗的丫头黄莺儿和蕊官结伴去找黛玉取蔷薇
2022-10-18 09:34
原标题:曾经面临濒危窘境,如今走进人们生活(引题) 非遗日益年轻态引领新国潮(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洋这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
2022-10-18 09:34
原标题:古人熏衣比现代人还要讲究古人衣服的布料取自天然的材料,像葛、麻、丝、布等,很容易被虫蛀,所以从先秦开始,就有了佩戴香草的习俗
2022-10-18 09:39
原标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 编剧游晓颖:最戏剧化的故事在家庭《三悦有了新工作》聚焦一个更极致的环境——生命的终点站,殡仪馆。在
2022-10-18 08:47
原标题:纪录片《盛世修典》首播见证超一万件国宝绘画的数字化汇聚过程(引题) 生动镜头语言让国宝“开口说话”(主题)北京青年报记者祖薇
2022-10-18 08:29
原标题:国宝名画《洛神赋图》系列解读之三(引题) 1800年的中国爱情经典曹植的爱情不只是白日梦(主题)文并供图 田玉彬在“《洛神赋图》系
2022-10-18 08:30
原标题:去国博,一展看尽丹青千年(引题)1700余件国宝名画看得过瘾(主题)北京晚报记者邓伟摄北京晚报讯(记者刘冕)一展看尽丹青千年,这
2022-10-18 07:29
全球连线原标题:从老厂区到文化综合体中国工业遗产焕发新生辽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众多工业遗产。在这众多的工业遗产中,拥有六十
2022-10-18 07:42
原标题:走进“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引题) 纵览中国百年考古成就(主题)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任胜利自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掘以
2022-10-18 07:41
原标题:两万支群文队伍绽放龙江大地中国文化报驻黑龙江记者张建友文 图日前,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红光镇义丰村文化大院的50多名演员,正在抓
2022-10-18 05:31
原标题:《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出版北京日报讯(实习记者何蕊)北京大学日前发布,由北大联合国内外几十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承担的“《
2022-10-17 15:28
原标题:电影《故园飘梦》广州亮相(引题)故园梦、侨乡情,原汁原味呈现(主题)羊城晚报记者李丽以岭南侨乡为题材的电影《故园飘梦》,近日
2022-10-17 15:42
原标题:俄罗斯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开启首轮全国巡演羊城晚报记者何晶10月15日,俄罗斯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在上海大剧院首演
2022-10-17 15:31
原标题:《仙剑奇侠传》视听音乐会10月25日登陆广州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10月25日,《仙剑奇侠传》视听音乐会将在广州太空间上演。本场音乐会由
2022-10-17 15:35
《万里归途》中,张译饰演的外交人员宗大伟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核的角色,他在电影中的情绪转变与人物成长感染了许多观众,有观众感慨,看出了
2022-10-17 07:58
电影《万里归途》中,不仅关注到了深入撤侨前线营救同胞的外交人员,还关注到了在外交人员背后默默支持的外交家属群体。殷桃饰演的白婳有双
2022-10-17 07:58
由饶晓志执导,郭帆、王红卫监制,张译、王俊凯、殷桃领衔主演的电影《万里归途》正在热映中。截至10月8日电影票房已突破11亿,有超2600万
2022-10-17 07:58
由张栾执导,马丽、常远、魏翔领衔主演,贾冰、黄允桐、韩彦博、张一鸣、郝鹏飞、李一宁、李桃夭夭、刘语乔、张佳雯、吕宁主演的电影《哥,
2022-10-17 07:58
原标题:经典游戏重制风能刮多久?(主题)资深游戏策划师:重制版游戏将占未来游戏市场很大一部分(副题)北京青年报记者王磊实习生杜梓婷陈
2022-10-15 15:39
原标题:摆脱了“朱朝阳”阴郁形象(引题)荣梓杉:我现在演戏比以前紧张(主题)羊城晚报记者龚卫锋《大考》中,三位“高考生”吸引了观众目
2022-10-15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