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万历皇帝因为宠爱郑贵妃,想立他和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但是这件事遭到了维护“嫡长子制”的大臣们与太后的坚决反对。万历皇帝非常生气,一怒之下,竟然三十年不出宫门。而且“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以至于朝中大臣每天在朝堂上都无事可做,只能数日影捱日子。后来提拔起来的内阁大学士,多年来都不知道万历皇帝长什么样子。
虽说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可是,为什么朝廷却没有乱,没有出现历史上皇帝不理朝政的时候,常常出现的那种宦官干政、后戚干政、权臣干政这样的事情。整个国家也没有出现诸侯造反、农民起义这种引发全国大乱的大事情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可以注意一下万历皇帝去世后,明王朝的朝廷生态情况,似乎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
万历皇帝去世后,明王朝的朝廷,存在这样一些情况。一是朝廷的党争空前激烈。东林党、阉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等,一个小小的朝廷,分裂出如此众多的党派,这是在任何朝代的任何时候都没有过的。二是万历之后的皇帝,除了后来崇祯皇帝勤于政务以外,朱常洛、朱由校都耽于享乐。朱常洛当皇帝才28天,就因为服食性药“红丸”去世。朱由校则成为一个木匠皇帝。可以说,这些都是万历皇帝给他们树立了“好榜样”。三是万历皇帝发动的“三大征”,把张居正储备的国库掏空,以至于最终崇祯皇帝无钱打仗,明朝也因此而败亡。
这三个结果,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虽然在当时没有出现天下大乱,但是,却因此造成了明王朝的很快败亡。万历不上朝的后遗症,在当朝没有显现出来,却在后世显现出来了。
另一方面,三个结果,正好藏着万历皇帝虽然三十年不上朝,却依然控制着朝政的三种手段。哪三种手段呢?
其一,弱臣权。
万历皇帝在三十年不上朝之前,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在张居正去世后,对他进行严厉打击。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十年,兢兢业业,也没有什么过错。但是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竟然那样严厉打击他。这让所有的大臣明白,千万别冒头。你只要冒头,不管对错,都会被打击。二是打击冯保。冯保是个太监,在整个明朝宦官干政那么严重的背景下,冯保可以算得上是个很不错的宦官了,可是他依然遭到万历的清算。这又给宦官们提了一个醒,千万不要有丝毫的自作主张,要有,就会遭到冯保的命运。
万历皇帝打击了有权威的张居正和冯保,因为不接见任何大臣,因而也不可能重用任何大臣。这样,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宦官,都不可能做大。不能做大,自然不会对万历造成什么威胁了。
大臣及太监们不能做大,因此只能结成联盟,希望依靠集体的力量,能够在朝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万历皇帝因为“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因此并没有亲近哪个集团。所以那些党们成长不起来。直到朱由校上台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其二,强皇权。
在弱臣权的同时,其实也在强皇权。不过,万历不上朝,把皇权又往上更推进了一步。为什么这么说呢?
万历如果上朝,批阅大臣的奏章,他对大臣的意见肯定有个态度。接受或者不接受。尤其是他自己深居后宫,大臣们必然会有批评意见。不管他听与不听,只要做出判断,这件事就会产生影响。但是,因为他不批阅奏章,不见大臣,不做任何判断,实际上大臣的作用几乎发挥不出来。因为不可能有人在没经过皇帝同意的情况下发布政令。
由此可见,在万历不上朝的期间里,大臣的权力已经被压到了最低。
其三,控兵权。
从万历发动的“万历三大征”就可以看出,虽然万历不上朝,但是兵权其实一直牢牢地掌控在他的手里。
对于援朝战争,其实朝中大臣是有很多不同看法的,很多人是反对这样做的。不过,由于万历并不听他们的话,因此,他们只能执行。
而这些战争也打得很盲目,以至于把军队拉到朝鲜了,还不知道敌人有多少人,军事部署情况是怎样的。都是一边打一边观察,最后发现兵力不够了,粮草不够了,又从国内紧急调拨。
当万历把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不给任何人的时候,其实已经没人对万历有什么办法了。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非遗“活化”成热门话题(引题)这群“90后”年轻人让非遗走进生活(主题)羊城晚报记者马思泳岭南热土,历史底蕴深厚,以非遗文化为
2022-10-27 15:26
原标题:400年“国保”古建“三多堂”里的新“三多”中新网晋中10月27日电 中新网记者陆祁国“‘三多堂’又名曹家大院,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2022-10-27 15:33
原标题:宝源路:造访百年民居穿越似水流年文 羊城晚报记者王敏图 羊城晚报记者陈秋明在宝华路和龙津西路两条大名鼎鼎的历史文化街区之间,隐
2022-10-27 15:37
原标题:一张照片刺激出一部高分剧(引题)《大考》靠“真实”打动人(主题)北京晚报记者李夏至正在北京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大考》,是国家广
2022-10-27 15:28
原标题:“城市音乐周”走进首创郎园北京晚报讯(记者高倩)在改造老旧厂房、聚集文创产业、助力城市更新的层面,近年来,首创郎园在北京的三
2022-10-27 15:25
原标题:冯巩赵炎被推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新网10月26日电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26日消息,中国广播艺术团发布公示,根据《文化和旅
2022-10-27 09:39
原标题:“Z时代”大学生创客逐梦古都安阳:将甲骨文元素融入产品中新网安阳10月26日电 “甲骨文是体现殷商文化的主要元素符号,我们利用学校
2022-10-27 09:48
原标题:第五届进博会文物类展品完成进境查验货值约3 16亿元10月26日下午,参展第五届进博会的文物类展品完成查验,办理文物临时进境登记审核
2022-10-27 09:28
原标题: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引题)11个戏种北京竞演(主题)北京晚报讯(记者王润)11月2日至12月31日,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之第九届当代
2022-10-26 17:33
原标题:四大名著今年将全部完成《简爱》《基督山伯爵》等上线播出(引题)录制有声剧上译厂“跨行”出新(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 实习
2022-10-26 15:34
原标题:《红与黑》12月登大剧院歌剧厅(主题)导演孟京辉主演梅婷分享创作解读(副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由司汤达巨著改编而成的先锋戏剧
2022-10-26 15:29
原标题:苏有朋凭借综艺《披荆斩棘2》成功翻红(引题)用诚意和努力“披荆斩棘”(主题)今晚报记者高爽在综艺《披荆斩棘2》(上图)中,苏有
2022-10-26 15:31
原标题:全国45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2021年新增作品250多万部,存量作品超过3000万部,但年内改编成影视剧目的仅100多部——(引题)网络文学IP
2022-10-26 15:42
原标题:与旅游相融合带动增收致富(引题)甘肃非遗百花齐放结硕果(主题)牛莹祁晓亮中国旅游报记者张陇堂近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
2022-10-26 15:29
原标题:千年古隆中今朝意更新中国文化报驻湖北记者 瞿祥涛“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2022-10-26 09:38
原标题:全程高效扶持孵化网络精品树立行业标杆(引题)网络视听精品“实训营”开全国之先(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夏至开播即登热搜的《一年一
2022-10-26 09:45
原标题: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让申城闪耀着艺术之光黄艺芹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散落在申城的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美术馆、图书馆,甚至是企
2022-10-26 09:40
原标题:《文物之美》带青少年领略中华文明北京日报讯(记者路艳霞)《文物之美》新书发布会近日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举行。据了解,《文物之美》
2022-10-26 09:37
原标题:广西柳州:(引题)乡村文化人才振兴的“火塘”越烧越旺(主题)中国文化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2年公
2022-10-26 09:30
原标题:以典故桥梁词曲展现博大中华文化(引题)“九说中国”系列图书推新作(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从诗词、汉字、节日、典故等多个维
2022-10-26 08:30
原标题:福建漳州南靖县田螺坑村(引题)梯田土楼古韵悠悠(走进传统村落)(主题)人民日报记者王崟欣福建土楼是由生土夯筑而成的大型围拢型
2022-10-26 08:38
原标题:网络剧《血战松毛岭》影像书写青春党史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亮10月27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福建省广播电视局指导的革命
2022-10-26 08:29
原标题:传统戏曲火遍青春校园光明日报记者王笑妃2017年,中宣部、教育部等四部委印发《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戏曲进
2022-10-26 08:29
原标题:铜器制作,艺人的坚守和初心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铎思化铜、切割、打磨、抛光……“叮叮当当”的锻刻声中,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铜器工艺
2022-10-26 08:32
原标题:总览莎士比亚的一生(引题)《威廉与我》登陆广州大剧院(主题)羊城晚报记者艾修煜10月25日、26日,2022年广州艺术季的优质剧目——
2022-10-26 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