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叟宴”其实并不是乾隆的首创,最早举办“千叟宴”的皇帝是康熙。康熙皇帝他不光成功地通过“千叟宴”向世人展示了他文韬武略,有治国大才,还成功地向人传递了他以“孝”治天下的仁爱之心。
乾隆视康熙为偶像,因此也效仿康熙举行过“千叟宴”,甚至比康熙举行的“千叟宴”更隆重,更盛大。那么,乾隆皇帝的“千叟宴”举办得怎样?为什么乾隆举办后,此后的皇帝都不再举办了?
我们先说说康熙举办的“千叟宴”。康熙第一次举办“千叟宴”是在他60大寿时。此时康熙在位已经52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论文治他兴修水利、奖励农耕、减轻赋税和徭役,治理黄河水患;论武功他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蒙古及南沙俄。再加上他重视汉儒文化,对西方算术等也很喜欢。因此,清朝在他的治理下,呈现出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
所以,在他60大寿时,他看到国家欣欣向荣的气象,颇为自得,决定举办万寿庆典,并“布告天下耆老,年65岁以上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赶到京城参加畅春园的聚宴”。
据《康熙实录》记载,为了庆典活动,搭置的彩棚绵延20多里,从西直门一直搭到畅春园。此次“千叟宴”由于不论官民,因此参与者多达上万余人,其中90岁以上的老人有33人,80岁以上的有538人,65岁以上者3000多人。这已经不只是“千叟宴”,而是“万叟宴”了。
康熙不仅亲自赐酒给80岁以上老人,还命皇子皇孙们负责给老人们执爵敬酒,分发食物。对于外省老人,还赏赐路费等。这些老人也因能参加皇帝的寿宴,倍觉荣耀。民间更是对康熙的行径大为赞赏,称他为“威服海内,恩浃华夷”的千古一帝。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为了庆祝70大寿,再次在乾清宫举办了“千叟宴”,时年12岁的乾隆有幸参加了这次“千叟宴”,并且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乾隆继位后,处处以康熙为榜样,他编修典籍、蠲免钱粮、维护民族统一,巩固边疆版图,可以说也的确做出了不少政绩。
当然,乾隆也学康熙举办过两次“千叟宴”。一次是在他75岁时,正好又喜添五世孙。于是为了彰显皇恩浩荡,乾隆在乾清宫举行了第一次“千叟宴”。由于年龄限定在60岁以上,举国上下能达到这个要求的人数不少,乾隆精选了3000多人参加宴会。
乾隆是个讲排场的人,宴会上制作的都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酒水亦是取之不尽的贡酒。因此与会者都兴高采烈。
其中90岁以上的老人,更是在一品大员的带领下参拜乾隆。除得到乾隆亲赐的御酒外,还得到玉如意、朝珠、文玩等贵重物品。
老人们一生也就参加了这一次宫廷盛宴,不光荣耀,还知道吃的喝的都是民间尝不到的,所以他们一边夸赞着“圣上英明”,一边大快朵颐,一时醉倒撑倒无数。
再加上当时又是正月天气,虽说御厨制作的满汉全席既华丽又好吃,但由于天气冷,菜凉得快。又加上舟车劳顿,好不容易才赶到京城。因此老人们在食用了这些凉菜以后,不少人就病倒了。再摊上古代医疗条件不好,一些老人没能撑住,就病逝了。
事情发生后,人们经过了解,发现其中一部分老人是被地方官员强制送到北京的。
原来地方官员都知道乾隆是个喜好排场,讲究大场面的人。他们为了取悦乾隆,于是将登记在册的老年人征集起来,并派驴车拉着他们去了北京城。
跋山涉水,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的老人们,还没有缓过劲来,再加上居然能看到皇帝,本就兴奋不已。又看到皇帝给他们准备了好吃好喝的,一时不免放开口腹之欲,大吃大喝起来。诸如此类的原因,最终把老人们折磨致病,甚至去世。
虽然第一次“千叟宴”因为没有经验,导致老人死亡,乾隆也遭到士人指责。但乾隆为了与康熙同步,毅然又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
乾隆60年,乾隆遵从他继位时不超过康熙执政的承诺,把帝位传给了嘉庆。不过军政大事,还是要经过他来把控。所以,他是个特别忙的太上皇。
乾隆在传位第一年,也就是嘉庆元年,他又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
由于此时乾隆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他便把参与年龄提到70岁以上。
为了避免发生第一次“千叟宴”的问题,他这次不仅把菜肴改为火锅,还把宴会地点改到皇极殿内。至于人数嘛,他也压缩了不少,这样一来,再没发生过死人的事情。
只是,乾隆两次举办的“千叟宴”,都没能带来康熙举办时的轰动效应,还害死了不少老人,没死的老人,生活也没什么变化。再加上乾隆在世时,耗费了不少财力国力,制造了不少矛盾。以至于乾隆去世后,清王朝开始麻烦不断,盗贼四起,起义频发,朝廷与民间尖锐对立。因此,后世皇帝们继位后,便摒弃了“千寿宴”这一宫廷宴会了。
标签: 满汉全席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第六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河北高阳开幕中新网保定12月27日电(吕子豪徐巧明)26日晚,以“构建纺织非遗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圈
2022-12-27 11:32
原标题:如何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欢乐春节”给出中国答案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王诗尧)12月26日下午,2023年“欢乐春节”新闻发布
2022-12-27 10:53
原标题:《护卫者》中饰演基层民警(引题)王栎鑫:我和角色一起成长(主题)今晚报记者刘桂芳现实主义题材剧《护卫者》正在江苏卫视热播。剧
2022-12-27 10:47
原标题:2023年“欢乐春节”活动将启动人民日报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郑海鸥)26日,2023年“欢乐春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2023年“欢乐春节
2022-12-27 10:42
原标题: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严峻考验电影人以光影作画带来期盼(引题)2022,我们依然相信电影(主题)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2022文艺真心话开篇语2
2022-12-27 09:40
“护文化遗产彰时代新义”原标题:编排新剧、设计文创、运用新技术(引题)腾冲皮影戏焕发新生机(主题)人民日报记者叶传增 核心阅读云南省
2022-12-27 08:34
原标题:畅游千年风雅宋通往未来元宇宙(引题)杭州文博会再掀“数智文化”新浪潮(主题)记者厉玮在数智革新这条赛道上,杭州一直是“领跑者
2022-12-27 07:51
原标题:“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顺利完成提取进入后续研究环节日前,记者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经过学堂梁子遗址考古团队数月奋战,“郧县
2022-12-26 16:48
原标题:脱口秀行业发倡议书规范发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车辉日前,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指导下,笑果文化、单立人喜剧、笑嘛喜剧等来自全国各
2022-12-26 16:48
原标题:明年日历书有啥新花样(主题)传统文化成内容主流(副题)新民晚报记者徐翌晟临近岁末,新桃换旧符,日历书作为新年新岁的“必更品”
2022-12-26 15:48
原标题:12月总票房已破10亿元(引题)“阿凡达”引领电影市场复苏(主题)今晚报讯(记者丁晓晨)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2年12月总
2022-12-26 15:44
原标题:黄绮珊“除了音乐,我一无所有”新民晚报记者朱光时至今日,依然在举办全国巡演的歌手寥寥,黄绮珊就是其中之一。她两个月里来了两次
2022-12-26 15:33
原标题:王世贞全集再出重磅(引题)《弇州山人四部稿》出版(主题)解放日报讯(记者施晨露)前天,上海交通大学、太仓市政府与上海古籍出版
2022-12-26 15:50
原标题:283件海派紫砂精品跨年亮相解放日报讯(记者李君娜)以浦东新地标为名的跨年紫砂艺术盛会《森兰紫韵·海派紫砂艺术展》前天在浦东森兰
2022-12-26 15:47
原标题:安徽马鞍山凌家滩遗址公布考古工作新进展新华社合肥12月25日电(记者刘美子)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公布了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
2022-12-26 14:34
原标题:成都文化新地标开门“迎客”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郑娜雅致清丽的宋韵美学,婉转柔韧的梦幻舞姿……12月16日晚,随着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2022-12-26 14:50
原标题:艺术绘画 绚丽人生近日,《成为了光》王剑书自由绘画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行。青年画家王剑书5岁即被确诊为孤独症,他通过绘画与世界
2022-12-26 14:50
原标题: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新作《杨柳青传奇》正在创排(引题)让年画在评剧舞台“活”起来(主题)天津日报记者刘莉莉日前,天津市评剧白派
2022-12-26 14:33
原标题:评剧《革命家庭》获田汉戏剧奖天津日报讯(记者刘莉莉)2022年第36届田汉戏剧奖评选昨日揭晓,天津评剧院创演的评剧《革命家庭》榜上
2022-12-26 14:35
原标题:老舍语言的魅力作者:杜永道20世纪90年代,我曾组织过一次“文学语言规范化”讨论,引起文学评论家和语言学家非常有趣的争论。一位知
2022-12-26 13:36
原标题:融合发展:亘古不变的主题(主题)——首届仰韶论坛印象(副题)光明日报记者李韵王笑妃【守望家园】近日,首届仰韶论坛在线上举行。
2022-12-26 13:44
原标题:黑水城唐卡与敦煌晚期壁画年代考证之谜作者:李甜黑水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额济纳河流域,是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的城址之
2022-12-26 13:34
原标题:《2023年全国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发布(引题)寒假来临这份书单请收藏(主题)寒假即将来临之际,一份由专业教师研制的《2
2022-12-26 13:40
原标题: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焕发生机活力(引题)已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主题)“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在闲暇之余做点苗绣赚些钱,还能传承中华
2022-12-26 11:50
原标题:陕西西安: (引题)小剧场蓬勃发展的三大“燃”动能(主题)中国文化报驻陕西记者 秦毅在古城西安,近年来,小剧场提速发展,在展
2022-12-26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