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结束庆历新政的真相是什么?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北宋仁宗在位期间,这位北宋所有皇帝中,最不爱折腾的皇帝,曾就北宋遇到的冗兵、冗员(官)、冗费这三冗困境,搞过一次改革,因为改革的时间是在庆历三年到五年初,所以史称“庆历新政”,主持这次改革事宜的是范仲淹。
(相关资料图)
不过,当意气风发的范仲淹带着一帮小弟,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改革却遭受到了巨大阻力,大到连宋仁宗都抵挡不住,结果,“庆历新政”仅仅只坚持了一年半就夭折了,有阻力的原因当然是范仲淹的改革措施触动了太多权贵的利益。
范仲淹提出的改革方针主要有十条:“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三曰精贡举。四曰择长官。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七曰修武备。八曰推恩信。九曰重命令。十曰减徭役”。基本上全是奔着解决三冗问题去的。
其中针对吏治的改革条款最多,共有六条,而在这六条中,最受权贵和官员们抵制的是第二条,即“抑侥幸”,这个条款的核心是抑制权贵和官员举荐亲族和子女做官的数量,让他们有本事就去参加科举,没本事就在家混吃等死,说白了,范仲淹要废掉“恩荫”制。
这个条款如果严格实施,那就是真的要了许多权贵家族的老命了,其余改革吏治的条款基本上是监察和考核方向的措施,还可以想办法躲避和敷衍,官场潜规则总是有的,可如果连官都做不了,那就是连根都刨了。
在宋朝,虽然科举选士的数量一直在增加,但想要考中进士的难度也非常大,宋朝的科举制度相对成熟,作弊和营私都很难,对于权贵和官员家族中的纨绔子弟来说,考中科举的概率并不比寒门或平民子弟高。
而古代并不支持计划生育,反而鼓励多生,权贵和官员家族不缺少钱财,生多少都养活得起,因此,很多家族的待业子弟都多达数十上百人,这些人中,许多都是依靠家中长辈当上大官后的恩荫特权走进官场。
这种恩荫特权除因功受赏外,还跟官职大小有关,官当得越大,能推荐家中子弟的名额越多,即使一生庸碌无为的官员,只要熬资历熬到一定级别,就能拥有恩荫特权和增加恩荫数量的权力,是权贵和官员家族中,不成才子弟当官的主要通道。范仲淹就公开上书揭露这种现象:
每遇南郊并圣杰,各奏一子充京官,少卿、监奏一子充试衔。其正郎、带职员外郎,并诸路提点刑狱以上差遣者,每遇南郊,奏一子充斋郎。其大两省等官,既奏得子充京官,明异于庶僚,大示区别,复更每岁奏荐,积成冗官。假有任学士以上官经二十年者,则一家兄弟子孙出京官二十人,仍接次升朝,此滥进之极也。
在古代,一个大家族想要延续富贵,享受众多特权,或保证对地方和官场的影响力,看得就是家族子弟当官数量的多少和当官的级别,其中,数量又是最重要的,毕竟,能在官场上走到顶峰的都是少数人,还是蚁多咬死象比较容易。
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权贵及官员家族除鼓励和培养家族中子弟参加科举外,就是依靠恩荫制了,你带一个,我带两个,他带三个,进入官场后,再互相照顾,互相提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家族就出现了,至于免税和兼并土地之类的好处,自不必说。
一个好汉三个帮,官场也是如此,在亲族之外,还有提拔小弟的需要,比如门客、师爷、忠心的家仆等,都可以通过恩荫特权举荐进官场,这些人进入官场后,也都是举荐他们的权贵及官员家族在官场上助力,谁不想自己人多多的?
相比起恩荫特权来说,什么监察和考核方面的改革都是小意思,范仲淹要“抑侥幸”?利益受损者还不拼命反对,外戚、勋贵、高官,全部加起来的力量,哪是范仲淹能抗住的?连希望改革的宋仁宗在压力下,都只能匆匆结束这场新政,范仲淹和他的小弟们全部被贬。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京台两地携手举办线上音乐会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刘玥晴)2022年喜福汇——两岸民间音乐交流活动28日在北京和台北以线上、线下相结
2022-12-29 10:35
原标题: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策略研究作为融合多个民族的国家,中国舞蹈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文化。在文化
2022-12-29 10:33
原标题:浙江文旅观察:传统戏曲如何“圈粉”年轻人?记者童笑雨中新网杭州12月28日电 戏曲如何“破圈”,拥抱年轻人,是不少业内人士探索的
2022-12-29 10:56
原标题:跨时空迎新之旅2023动漫音乐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青少节目中心打造的跨年特别节目——2023年少儿频道新年动漫音乐会,将于1月1日1
2022-12-29 10:36
原标题:群众文艺发展优秀成果如何展示?文旅部回应中新网12月28日电28日,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文化和旅游
2022-12-29 10:34
“为梦想奔跑”原标题: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夏锐——(引题)用舞蹈语言演绎中国文化(主题)人民日报记者陈世涵 一曲激昂高
2022-12-29 09:36
原标题:“格物·求真——博物学视角下的岭南绘画”展览开幕中新网广州12月28日电(记者程景伟)“格物·求真——博物学视角下的岭南绘画”展
2022-12-29 09:34
原标题:《夏威夷国王世界环游记》:小游记里的大世界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张一琪 “滴——”汽笛鸣响,“悉尼城”号离开码头,夏威夷国王卡拉
2022-12-29 09:48
原标题:年产新作过百万,乐坛“好歌难寻”难道是一种错觉?统计显示,近两年里,每年的华语新歌总量超过114万,平均每27秒就会诞生一首新歌。
2022-12-29 09:46
原标题:回暖之后,国产医疗剧尚需破圈方法论在西医占据大多数医疗题材作品焦点的情况下,《促醒者》独辟蹊径地选择了以中医做切入,重点介绍
2022-12-29 09:35
原标题:“糊咖”聚首再出发“翻红”成今年流行乐坛主题词(引题)“只要你自己还喜欢,去做就对了”(主题)北京青年报记者寿鹏寰2022文艺真
2022-12-29 08:38
原标题:全方位展示文化改革发展成就和津味儿文化产品(引题)天津展团精彩亮相深圳文博会(主题)天津日报记者张帆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
2022-12-29 08:41
原标题:第十四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发布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12月28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向社会联合发布了第十四届“全国文化企业30
2022-12-29 07:50
原标题:云南对9个恐龙化石点启动抢救性发掘工作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黎浩)12月28日,记者从2022年云南省楚雄州三县市恐龙化石抢
2022-12-29 07:39
原标题:第三届“光影中国”荣誉盛典举行人民日报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刘阳)28日,由人民网、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光影中国”荣
2022-12-29 07:57
原标题:汉魏洛阳城遗址考古发掘60年成果丰硕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通讯员梁笑宇“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2022年,是汉魏洛阳城遗址
2022-12-29 07:39
原标题:迷雾剧场新作《回来的女儿》带来悬疑剧新惊喜(引题)融于家庭的中式悬疑制胜(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夏至悬疑题材剧《回来的女儿》上
2022-12-29 07:38
原标题:魔幻新杂剧《造梦师之秘境》将跨年首演全网直播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应妮)由中国杂技团首次将魔术、杂技、国标舞、戏剧、歌舞等
2022-12-28 21:37
原标题:张艺谋新片官宣定档(引题)《满江红》定档大年初一(主题)今晚报讯(记者丁晓晨)张艺谋新片《满江红》昨日发布定档预告,官宣2023
2022-12-28 16:36
原标题:难忘的2022十大流行语新民晚报讯(记者徐翌晟)2022《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昨天公布,分别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中国式现代化,新
2022-12-28 16:50
原标题:《护卫者》中饰演基层派出所女所长(引题)王媛可:表演细节源自真人真事(主题)今晚报记者刘桂芳正在江苏卫视热播的现实主义题材剧
2022-12-28 16:56
原标题:豫园灯会昨晚亮灯(引题)赴山海奇豫赏灯火暖心(主题)新民晚报记者杨玉红昨晚,随着豫园中心广场“玉兔东升、鲲鹏万里”的主灯组点
2022-12-28 15:36
原标题:吉格尔与空山基双人展首次亮相中国(主题)为观众带来对明日世界的多维度想象(副题)北京青年报记者王磊近日,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
2022-12-28 15:46
原标题:国交奏响“2023”北京晚报讯(记者高倩)鲜红的绸缎与花环装点出热烈的节庆氛围,“2023新年音乐会”的字样悬挂在舞台中央。昨晚,北
2022-12-28 15:44
原标题:《县委大院》为何没成爆款北京晚报记者李夏至讲述县乡一线机关工作和生活日常的现实题材剧《县委大院》二轮开播。剧集自一轮开始就备
2022-12-28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