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在历史上到底有多混乱?发生过哪些事情?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资料图】
历史上真实的十六国混战,简单来说,就是从西晋末年到南北朝初期,北方多个政权相互混战的历史。
在这段长达一百多年的混战过程当中,北方涌现出来的割据政权,其实不止十六个。但对于有些存在时间过短的政权,后世史学家就没有统计。而那些存在时间比较长,对历史影响也比较大的政权,总共有十六个,所以后世就将这段历史时期,称之为十六国时代。
因为当时南方还有一个东晋政权,长时间存在着。所以这段历史,往往也被称之为东晋十六国时代。
而这一百多年的乱战历史当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汉赵政权崛起,继而灭亡西晋;第二个阶段,汉赵政权内斗,北方彻底分裂,陷入彻底的混战状态,最终前秦大致统一了北方。第三个阶段,前秦在淝水之战当中战败,北方再次陷入混战,最后北魏统一了北方,和南方的刘宋政权相互对峙,彻底开启了南北朝时代。
当然,这场长达上百年的大混战,真实的情况其实极为复杂。想要说清楚这场混战,我们还得从西晋中期开始说起。
西晋中期,经过晋武帝司马炎的治理,刚刚经历过东汉末年混战的中原地区,已经开始逐渐恢复。历史上对于司马炎在位的这段时间,称之为太康之治。此时的西晋,不但彻底统一了全国,而且国力也越来越强,俨然一副即将重现盛世的模样。
但可惜的是,所有的这一切,随着司马炎本人的去世,瞬间戛然而止了。
司马炎去世后,他的儿子司马衷即位。但是这个新即位的司马衷,本人却有很大的智力缺陷。所以,在这之后,司马家的几个王爷,再加上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就开始进行混战。这场混战,直接导致西晋好不容易恢复的国力,再次折损大半。
如果放在其他时代,这种中原内斗,倒也不是没发生过,或许也不会产生太过严重的后果。但问题是,此时的中原文明,刚刚经历了一个三国时代,内部隐患已经极为严重。
从东汉中期到后面的三国时代,中原文明为了彻底击败和同化周边的胡人,每次打赢之后,就选择将这些胡人进行内迁,希望中原文明能够将其彻底同化。但如此一来,随着胡人大量被内迁,中原内部的衰落,也被这些胡人势力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当西晋经历了一场八王之乱,国力暴跌之后,这些胡人势力,就开始纷纷起兵,反抗西晋的统治。
第一个反抗西晋的,是蜀地的成汉政权。八王之乱初期,因为四川地区内乱,导致居住在当地的氐族,迅速强大了起来,继而开始发动叛乱。此后,西晋委任的益州刺史,先是击败了氐族首领李特,希望以此来平定叛乱。但李特战败被杀之后,他的儿子李雄却再次卷土重来,最后彻底清理掉西晋在四川地区的所有力量,继而建立了政权。
李雄称王之后,因为自称是‘成都王’,国号为成,后来又改称为汉。所以后世便把这个政权,称之为成汉政权。
就在成汉政权建立的同时,北方的匈奴族首领刘渊,也趁势起兵。先是依附司马家的王爷,参加司马家的内斗。此后自身壮大之后,又彻底独立建立政权,国号为汉。因为这个政权后来又改国号为赵,所以历史上便称之为前赵或者汉赵政权。
作为汉赵政权的建立者,刘渊虽然是匈奴族的首领,但却一直以汉朝的正统继承人自居。这主要是因为,刘渊年轻时曾经在洛阳生活过一段时间,深受中原文化熏陶。而且当年汉朝和匈奴和亲,刘渊的先祖便是汉朝的和亲公主,所以刘渊身上确实有汉朝皇族的血脉。至于刘姓,则是因为在东汉的时候,那些归附的匈奴部落,首领可以被赐姓为刘。刘渊的这个刘,就是这么来的,但要从汉朝公主的血脉来说,这个刘姓倒也不算空穴来风。
总之,刘渊起兵之后,并不是打着匈奴部落的旗号,而是打着复兴汉朝的旗号。为了让自己的名号更好听一些,刘渊甚至还尊蜀汉政权的刘禅,作为自己的皇兄,宣称是兄终弟及。
因为当时中原内部,经过一场八王之乱,已经对司马家丧失了信心。所以很多百姓得知刘渊要复兴汉朝之后,对刘渊的支持度也比较高。
再加上刘渊起兵之后,司马家依然没有停止内斗,这就给了刘渊各个击破的机会。仅仅数年之后,刘渊便占领了大片地盘,直接威胁到西晋的统治核心。
如果刘渊能够长寿一些,可以多撑二十年的话,那接下来,汉赵政权绝对有机会彻底灭掉整个西晋,继而取而代之。要是那样的话,中国历史也将彻底改写。不但后面再也没有十六国和南北朝,汉朝这个称号,也极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固定的称号。
但可惜的是,就在汉赵政权刚刚崛起后不久,刘渊就病死了。
刘渊死后,此长子刘和即位,但很快又被刘渊的弟弟刘聪篡位。刘聪即位后,继续带领汉赵政权进攻西晋,最终在公元313年攻破洛阳,俘虏了晋怀帝。晋怀帝被俘之后,残存的司马家宗室,又在长安拥立了晋愍帝。但到了三年之后,公元316年,刘聪又进一步攻破了长安,俘虏了晋愍帝。
随着晋愍帝被俘,西晋彻底灭亡。残存的司马家皇族,在南方拥立了司马睿做新皇帝,东晋就此开国。而东晋开国之后,虽然也曾出现过祖逖这样的牛人,率军进行北伐,打算收复北伐。但因为当时东晋内部权力纷争极为严重,根本无法团结一致,所以祖逖的北伐也只能以失败告终,东晋偏安南方的局面彻底形成。
随着西晋灭亡,十六国时代正式开启。整个十六国混战,也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汉赵分裂到前秦大致统一。
在东晋开国的同时,北方的混战则是更加严重。汉赵政权先后攻破长安和洛阳之后,俨然已经成了北方最强大的割据政权,随时都有彻底统一北方的可能。但是,就在汉赵大军攻城略地的同时,北方鲜卑族的几个大部落,以及北方的地方军阀,也纷纷南下建立割据政权。
公元313年,也就是汉赵大军攻破洛阳那一年,凉州刺史张轨,逐渐控制了凉州地区,逐渐独立割据起来。虽然张轨这一代没有称帝,但他的后代一直割据凉州自立,而且后来也确实正式称帝了。所以张轨建立的这个割据势力,就被后世称之为前凉政权。而前凉政权,从公元313年张轨割据凉州开始,就已经实际开国了。
公元315年,鲜卑族拓跋部落,在北方建立代国。
公元337年,鲜卑族慕容部落,在辽东建立了燕国。
虽然北方的割据势力,越来越多,但对于当时的前赵来说,其实还并不算太过麻烦。因为此时的前赵,在先后攻破长安和洛阳之后,地盘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如果此时前赵能够团结一致,扫平北方诸多割据势力,绝对不算困难。
但就在这个时候,汉赵的皇帝刘聪死了。刘聪死后,汉赵内部开始迅速分裂,最后以刘曜和石勒两人为首的两大集团,干脆彻底瓜分了汉赵政权。此后,刘曜继承的这个汉赵,继续被称之为前赵,而石勒建立的政权,则是被称之为后赵。
随着汉赵分裂,北方其他小型割据政权,便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开始进一步扩张。汉赵政权刚刚分裂的时候,前赵的实力其实要比后赵更强。但接下来,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励精图治,重用汉人谋士张宾,拉拢各地世家,很快就把后赵的国力提升上去了,可以和前赵相互抗衡。
但同时,汉赵政权的分裂,以及其他游牧割据势力的出现,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胡汉矛盾的问题。
当时在北方地区,胡人虽然处于统治地位,但却依然处于少数派,整体数量远不如汉人那么多。而汉人世家又往往极为抱团,可以在某一个地方非常团结,以宗族的方式割据一方,甚至建造坞堡,正面抵抗大规模军队的进攻。所以如此一来,胡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就开始逐渐变得无法调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石勒当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大致方向主要还是胡汉分治。这种方法,显然是治标不治本,或者说根本一点用都没有。
所以,石勒在世的时候,虽然做出了很多努力,并且最终逆风翻盘,干翻了前赵,成了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但就在前赵灭亡之后不久,石勒就死了。石勒死后,后赵政权围绕着皇位开始疯狂内斗。石勒当年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很快就被后辈儿孙给糟蹋干净了。
非但如此,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随着后赵政权内部出现问题,原本胡汉分治的政策彻底崩溃,整个中原北方,逐渐进入了一个人间地狱的状态。当时很多胡人,甚至直接以人为食,称之为‘两脚羊’,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历史。
而在这段最黑暗的历史当中,因为后赵政权内部,围绕着皇位开始混战。在这个过程当中,石勒的一个养孙,脱颖而出,这个养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
冉闵在后赵混战当中,逐渐击败了其他石家后裔,彻底自立一方,这就是冉魏政权。此后,冉闵为了得到那些北方中原世家的支持,同时也是出于很多感情因素,直接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颁布了所谓的‘杀胡令’。而冉闵颁布这项‘杀胡令’之后,很多中原北方的汉族百姓,开始疯狂报复胡人,对胡人进行疯狂杀戮。
这种极端政策,显然进一步激化了胡汉矛盾,同时更引来了很多胡人势力的仇恨。这就为接下来冉魏政权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在后赵政权内部进行混战的这段时间里,很多胡人部落,开始纷纷建立政权,并且逐渐壮大。
公元351年,石勒昔日的麾下将领之子苻健,在关中地区建立了政权,以‘秦’为国号,后世史称前秦。于此同时,北方鲜卑族慕容部落建立的前燕政权,也逐渐在北方壮大崛起。
公元352年,前秦和冉魏政权,进行了一场大战。最终,前秦将领慕容恪,率领五千精锐包围了冉闵。冉闵虽然骁勇过人,以一己之力斩杀了三百多名前燕士兵,但最后还是寡不敌众被俘,最后被前燕政权杀害。
随着冉闵被杀,冉魏政权彻底被周围的几个割据政权瓜分,前秦、代国、前燕等政权,借着冉魏政权倒塌的机会,开始迅速扩张。另外,冉闵战死之后,昔日汉赵政权最后的一点延续,也彻底消失。从这时开始,接下来在北方逐鹿天下的,基本上都是胡人部落建立的政权了。
而冉魏政权倒塌之后,接下来中原北方的历史,几乎可以说就是前秦和前燕的对决了。
在冉魏政权倒塌的盛宴当中,前秦和前燕两大政权,无疑是分到了最大的一块蛋糕,成了北方最强大的两个势力。但是还没等前秦和前燕进行决战,南方的东晋就开始掺和进来了。
在之前几十年的乱战当中,偏安南方的东晋政权,一直都没怎么插手北方的争斗。这主要是因为,东晋从建立的那天开始,司马家皇族的权力就不是特别大,而那些南方大族,更是相对独立,东晋皇帝根本就指挥不动。
直到冉魏政权倒塌之后,东晋当时出了一个著名的权臣,叫做桓温。桓温在东晋历史上,其实不是一个正面角色,而是一个典型的权臣型人物。
但正是因为桓温的出现,导致东晋内部的大部分力量被团结起来,而且桓温为了能够篡取皇位,也不得不主动向对外发动战争,以此来树立自己的威望。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桓温北伐。
桓温进行北伐的时候,前秦和前燕都曾经被他进攻过。但相对来说,打前秦的时候战果有限,打前燕的时候则是战果斐然,甚至直接攻下了洛阳。另外,桓温还直接灭了成汉政权。这个在西晋末年,第一个独立割据在四川地区立足已久的成汉政权,最后就是被桓温给灭掉了。
而桓温的北伐,也直接影响了北方两大割据政权的命运走向。因为桓温给前燕造成了足够大的打击,而前秦则是挡住了桓温的进攻。这直接导致,前秦国力开始逐渐超过前燕。而且,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前秦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这个人就是苻坚。
前秦的开国皇帝名叫苻健,而苻坚则是苻健的侄子。照理来说,侄子原本是没机会登上皇位的。但问题是,苻健死后,他的儿子是一个出了名的暴君,内政搞得一塌糊涂,而且还失去了大臣们的支持。相反,同样作为宗室的苻坚,名声极好,被很多大臣看好。所以最后,苻坚干脆直接发动政变,干掉了自己的堂哥,自己登基做了前秦的第三个皇帝。
对于苻坚这个名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那场著名的淝水之战。在那场战争当中,苻坚展现出来的是一个狂傲无知的统治者形象,所以很多人误以为他并不是什么正面角色。
但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苻坚,其实堪称一代明君。
苻坚登基之初,前秦所统治的关中地区,其实正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一方面,当时胡汉矛盾问题极为严重,胡人和汉人相互仇杀,导致各地私斗不断,根本无法禁止。另一方面,之前在位的前秦第二位皇帝苻生,是一个出了名的暴君。苻生在位期间,也给前秦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但是,苻坚上位,却一扫之前的颓唐。对内推动胡汉融合,推行汉化改革,强化中央集权,打压豪强,广施仁政……在那个混乱的十六国时代,苻坚几乎可以说是北方上百年历史当中,唯一一个能够称得上是明君的统治者。
除此之外,苻坚还重用以王猛为首的一大批汉族官员。因为十六国这段历史,对于后世很多人来说属于历史盲区,所以王猛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也不太清楚。简单来说,王猛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顶级的谋士和内政人才。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比,王猛有可能差一丝,但绝不会差一个大台阶。
总之,在苻坚统治下,加上王猛等一众汉族官员的努力,前秦政权开始飞速强大起来。与此同时,前燕则是因为被桓温击败,国力损失极大。此消彼长之下,原本实力相差不多的两个政权,此时就有了极大的差别。
公元357年,苻坚通过政变登基。公元前370年,前秦灭前燕。公元373年,入侵东晋,拿下了四川地区。公元376年,前秦灭前凉,也就是之前东晋刺史张轨建立的那个政权。同年又灭了鲜卑族拓跋部落建立的代国。公元382年,前秦更是将势力范围,向西域方向扩张,
从苻坚登基时前秦政权的百废待兴,一直到前秦政权统一北方,甚至还拿下了四川。这期间仅仅只过了25年而已。
如果单从战绩来看,苻坚的战绩,恐怕比三国时期的曹操还要更吓人。曹操打了半辈子的仗,在他临死之前,魏国也就仅仅只占领了北方。相比之下,前秦还多拿下了西域以及四川地区。
所以,打通西域之后的前秦,整体地盘基本上等同于巅峰时期的魏国加蜀国,这个战绩,显然是非常恐怖的。当然,这也和当时缺乏名将明君有很大关系。毕竟在三国时期,曹操的对手都是真正的牛人,而苻坚的对手则相对弱势。
不管怎么说,能用二十多年,彻底统一北方,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此时的前秦,只要再拿下东晋,就彻底统一天下了。但有趣的是,就在前秦距离统一天下只差半步之遥的时候,前秦内部却出现了很多反对声音,反对苻坚南下。
这其中,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前秦的头号功臣王猛。
王猛反对灭东晋,也不是因为他是东晋间谍之类的原因,而是因为王猛很清楚,此时的前秦,看起来很强大,但只要前秦进攻东晋,自身铁定会彻底崩溃。因为前秦在扩张的过程当中,苻坚只重征服,而不进行清洗,导致当时前秦内部的很多将领,根本就是过去很多割据政权的大将。
也就是说,只要苻坚在前线遇到阻力,后方很多旧势力,肯定会揭竿而起。到那个时候,前秦腹背受敌,自然会土崩瓦解了。
对于王猛提出的这个问题,苻坚其实也心知肚明。不过苻坚是一个很好的理想主义者,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对这些投降势力进行感化。为了让前秦内部更加稳定,苻坚甚至把其他投降的势力,内迁到了关中。而将那些忠于他的氐族军队,调到边境去守护国家的安全。
苻坚的这个布置,无疑是为接下来前秦的崩溃,埋下了一个大雷。
在王猛活着的时候,苻坚一直比较听劝,始终没有南下。而等到王猛死后,尤其是前秦打通西域之后,前秦已经到了没地方扩张的地步。唯一一个能够扩张的方向,就只有南方的东晋。再加上苻坚此时年岁以后,也想着能够在生前灭掉东晋,彻底统一天下,所以就开始正式准备讨伐东晋。
因为之前王猛提到的那些问题,前秦此时依然没能解决。所以苻坚就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办法,那就是把全国的军队,都调到前线去,一鼓作气灭了东晋。如此一来,前秦灭掉东晋的把握更大,而那些心怀叵测的势力,也没有军队造反。
苻坚的这个办法,已经考虑了很多东西。但他唯独忘了,当时前秦内部,没有任何一个将军,有能力去指挥上百万人进行作战。据后世史学家估计,这场战争前秦一共调动了一百二十多万军队。光是抵达淝水前线的,就有八十多万。
除此之外,还有从幽州和凉州调动的军队,当时没赶上淝水之战,正在赶来的路上。而四川那边,前秦也部署了十多万精锐。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就比较清楚了。虽然前秦兵力很多,但却很难进行指挥。所以开战之后,当东晋正式进行冲击,前秦的前线军队遇到压力之后,后方就误以为前线已经战败了,开始疯狂逃亡。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最后,苻坚指挥的前秦军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溃败。而随着前线军队溃败,很多北方的旧势力,也纷纷开始复国,苻坚本人最后也被部将所杀。好不容易统一的北方,再次变得四分五裂。
在这场前秦倒塌的盛宴当中,前燕的复国者建立了后燕和西燕,代国的复国者建立了北魏,前秦的羌族将领建立了后秦政权。前秦镇守在甘肃的将军,建立了西秦政权。四川地区的大族谯家,建立了谯蜀政权。而在凉州地区,此后又陆续出现了后凉、西凉、南凉、北凉等多个政权。
总之,在苻坚被杀之后的几年里,整个北方一时间八国林立,期间又有东晋趁机进行北伐。整个十六国时代的混战,进行到了最混乱的阶段。
但同时,随着前秦分裂,这场十六国之间的混战,也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
早在前秦统一北方之前,北方曾经有一个鲜卑族拓跋部落建立的代国。这个代国后来虽然被前秦所灭,但前秦灭亡之后,代国也再次复国。不过这一次,复国之后的代国,改了个名字,叫做魏国,历史上则是称之为北魏。
北魏复国之后,逐渐击败了北方最强大的后燕,地盘越来越大,逐渐成了北方新的最强政权。与此同时,南方的东晋政权,因为开国时间越来越长,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而为了镇压这场农民起义,东晋不得不给予地方将领更大的实权。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个叫刘裕的底层将领,逐渐身居高位,后来靠着平定桓家的叛乱,彻底掌握了东晋的大权。而刘裕掌权之后,为了强化个人威势,也开始进行北伐。
在刘裕的打击下,很快,东晋的势力范围开始迅速向北扩张,甚至一度拿下了长安。而黄河以北的地区,则是由北魏逐渐统一。到了这个时候,由刘裕领衔的刘宋政权,显然更占优势,随时有可能彻底扫平北方,重新统一天下。
但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刘裕身后最重要的后勤管理人员刘穆之,忽然去世了。刘穆之去世后,导致刘裕无法再专心进行北伐,只能先回去篡位。所以在这之后,北魏趁机灭了北方最后一个割据政权的北凉,统一了整个华北地区,真正拥有了和刘裕领衔的东晋,正面抗衡的资格。
再之后,刘裕篡取了东晋的皇位,建立了刘宋政权。而北方的北魏,则是已经建立了牢固的防线,再也不是刘宋政权能够轻易拿下的了。就这样,从这时开始,东晋十六国时代彻底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朝时期。
纵观整个十六国混战,我们不难发现,这场混战其实有好几个关键节点,是可以重新统一天下的。比如汉赵政权崛起的时候,刘渊如果晚死二十年,汉赵完全有机会取代西晋。比如淝水之战的时候,如果苻坚手下,有一个能够指挥百万大军作战的名将,历史也会彻底改写。
再比如,刘裕北伐的时候,刘穆之可以晚死几年,历史上可能就没有南北朝了,而是由刘裕直接统一天下。
但是,正是因为这些可能,最后都没存在,这场十六国混战,才持续了上百年的时间。而且这场混战之后,中原也没有彻底统一,反倒是进入了一个常年对峙割据的南北朝时代。
不得不说,历史的发展,有时候真的是很令人惋惜。
上一篇:全球热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卫国还存在 秦始皇为何没有灭卫国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北京广播电视台官宣赵丽颖为春晚代言人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邱伟1月9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春晚正式官宣赵丽颖为2023年春晚代言人。虽然是
2023-01-09 15:55
原标题:靠着轻喜励志氛围挽回观众北京晚报记者邱伟由靳东、宋佳、田雨、杨玏主演的《纵有疾风起》正在北京卫视、江苏卫视播出,开播之后就引
2023-01-09 15:42
原标题:书香贺岁开卷迎春墨香四溢年味十足(引题)图书大厦春节惠民力度大(主题)北京晚报讯(记者路艳霞)临近春节,看书购书囤书成为京城
2023-01-09 15:47
原标题:五部大戏融合艺术市集,剧后沙龙活动精彩不断(引题)首个剧场戏剧节拓展首都舞台边界(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俐北京日报记者方非摄“
2023-01-09 15:56
原标题:复工复演(引题)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奏响“布三”(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高倩)经历了疫情的波折,当下的演出市场正在全力复苏。1月
2023-01-09 15:36
原标题:《故宫》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首发故宫邮局落户紫禁城今天(9日)故宫邮局成立揭牌,同时首发《故宫》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故宫邮局设立
2023-01-09 14:52
原标题:《中国奇谭》获口碑高分(引题)传统美学的国产动画回来了(主题)记者宋说近日上线的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以独辟蹊径的
2023-01-09 14:53
原标题:青春舞步唤醒申城舞台盎然春意(主题)多台舞蹈作品将于本月中旬陆续亮相(副题)文汇报记者宣晶“青绿腰”优雅唯美、“仙女纱”袅娜
2023-01-09 14:33
原标题:七部电影定档兔年大年初一(引题)中国电影复苏待春天(主题)新民晚报记者孙佳音当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在2022年最后一天迈过300亿元关
2023-01-09 14:39
原标题:墨香四溢年味足线上线下“惠”书友(引题)京城读者“书香贺岁开卷迎春”(主题)昨日,“书香贺岁开卷迎春”北京图书大厦寒假春节活
2023-01-09 14:32
原标题:辽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展现新气象新面貌中新网沈阳1月8日电(记者韩宏)记者8日从2023年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上获悉,辽宁推进文化
2023-01-09 13:35
原标题:电影《无名》发布预告今晚报讯(记者丁晓晨)近日,电影《无名》发布预告,揭开了片中角色的神秘面纱。《无名》由程耳执导并编剧,梁
2023-01-09 13:48
原标题:159件周代晋国文物珍品亮相辽宁省博物馆中新网沈阳1月8日电(记者韩宏)由辽宁省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的“晋国六百年”展8日开展
2023-01-09 13:33
原标题:聆听古琴韵律“箫声琴韵”琴箫合奏音乐会在天津举办中新网天津1月8日电(王在御)7日晚,“箫声琴韵”琴箫合奏音乐会在天津“声色”剧场
2023-01-09 13:46
原标题:李宇春新歌“周末愉快”发布今晚报讯(记者高爽)近日,李宇春发布新歌《周末愉快》,歌曲节奏欢快,用充满摇滚气质的舞曲风格和诙谐
2023-01-09 13:45
原标题:安阳八里庄遗址最新考古发现发布人民日报海外版电(刘瑞朝)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2022年4月,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市文
2023-01-09 11:43
原标题:云端上的文化盛宴(主题)——第五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走笔(副题)光明日报记者李建斌陶寺遗址的千年积淀、天龙山佛首的前世今
2023-01-09 10:41
原标题:系统梳理汉服历史和传统汉服款式(引题)看汉服数千年变化(主题)近日,曹喆所著的《汉服》正式出版。古人认为汉服起于黄帝,现在普
2023-01-09 10:52
原标题:“用这种独特的语言写东西很上瘾”(引题)冯骥才再出《俗世奇人4》(主题)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吴波)近日,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
2023-01-09 10:39
原标题:灵感来自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引题)《我们生活在南京》出版 (主题)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孙珺)在网络文学作家中,就有这样一
2023-01-09 10:56
原标题:名家齐聚北京新年音乐会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郑娜2022年12月31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内花团锦簇,气氛温暖热烈,在2023到来之际,北京
2023-01-09 10:33
原标题:怎么把真人照片画成二次元人物?为何会“翻车”将猫狗画成人?(引题)AI绘画的“小秘密”都在这一篇文章里(主题)科技日报记者金凤
2023-01-09 09:53
原标题:豆瓣9 6分!这次是上美影联手B站的《中国奇谭》羊城晚报记者王莉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系列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
2023-01-09 09:42
原标题:“闽台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引题)400余件艺术作品诠释“两岸一家亲”(主题)北京青年报讯(记者 崔毅飞)昨天上午,“源
2023-01-09 09:54
原标题:继《只此青绿》后又一舞蹈诗剧形式力作预计今年与观众见面(引题)《东坡》:用舞蹈语言展现传统美学和思想(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
2023-01-09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