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汉匈和亲,素来都是公主远嫁匈奴,为何汉朝皇帝从不娶匈奴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和亲制度,是中原统治者与异族,为了各自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政治联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和亲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过次数不等,原因各异的和亲。
但要说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和亲最多,那一定非汉朝莫属。据史书记载,西汉时期就有数名宗族女子,远嫁异族,而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昭君出塞了,而这一次和亲,也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汉匈之间的矛盾。
不过让人好奇的是,汉匈和亲,为何从来都只见汉朝公主远嫁匈奴,而不见汉朝皇帝迎娶匈奴公主呢?
生活习性不同
匈奴是长期居住在塞外的游牧民族,而汉朝是继承了华夏文明的正统王朝,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在汉朝人的观念里,除中原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一概称之为“蛮夷之地”。
而居住在蛮夷之地的人,自然也就是“蛮夷”。通过这两个字,我们就能感受到汉朝人有多瞧不起匈奴人了。
匈奴人大多居住在沙漠、草原上,世世代代以放牧为生,那草原上奔跑的牛羊,就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
他们也没有固定的住处,牛羊走到哪里,他们的家就在哪里。待到一处的草被吃完,再搬到新的地方,因此匈奴人常常会为了争夺资源,互相厮杀。渐渐地,匈奴人便养成了凶残好斗的性子。
匈奴的人口本来就不多,一旦开斗,匈奴的女人们也会加入其中。但是在汉朝人看来,女人都应该贤良淑德,在家相夫教子,最好能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因此,对于大部分的汉人来说,匈奴女人彪悍的性格,是他们接受不了的,甚至谁娶了匈奴女人,都会遭到嘲笑。
而且西汉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丈夫要是死了,女子可以选择为他守寡,或是改嫁他人。
而匈奴人的婚姻制度是收继婚制,在《史记.匈奴列传》曾记载:
“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意思就是父亲死后,儿子可以迎娶父亲的妻子,哥哥死了,弟弟也还可以迎娶哥哥的妻子。
这对于讲究三纲五常的西汉人来说,无疑是对他们价值观的一个巨大冲击,实在有违纲常伦理,根本不可能接受。
民间的百姓尚且如此,那么贵为天子的汉朝皇帝,自然也更不愿意迎娶匈奴公主了。
政治原因
孔子曾经讲过一句话: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意思就是,夷狄虽有君王,却不如没有君王的诸夏各朝。在历史上,有很多因为娶了蛮夷女子,从而导致祸乱丛生,差点亡国的例子。
《周书》曾记载:晋献公征伐骊戎,骊戎为求自保,献上了一对美丽的姐妹花,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骊姬和她的妹妹。
两人作为战利品,都被晋献公收入后宫,晋献公极为疼爱这对姐妹,在骊姬的怂恿下,晋献公与自己的亲生骨肉疏远,并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储君。
晋献公之子申生因此自尽,重耳和夷武两兄弟被逼得出走,从而导致晋国内部一片混乱,为三家分晋,埋下伏笔。
基于这些前车之鉴,所以后世的帝王不可迎娶蛮夷之女,以免招致祸端。
如果汉朝统治者迎娶匈奴女子,那么匈奴女子所生之子,极有可能成为汉朝的继承人,这样一个身负异族血脉的皇子,对于国家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皇位之争,向来十分残酷,靠的不仅仅是皇子们的真才实学,更是他们背后的势力,一旦匈奴公主诞下皇子,那这个皇子就继承了汉朝和匈奴两国的血脉,匈奴势必会竭尽全力,支持他上位。
外戚一旦干政,国家就会陷入混乱之中,更何况还是匈奴这样一个一直对大汉虎视眈眈的异族。
如果匈奴公主所生的孩子,当上了皇帝,那就等于将汉朝的天下,拱手让于匈奴了,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根源上杜绝,也就是坚决不迎娶匈奴的公主。
其实不仅仅是汉朝,纵观整个封建王朝,也很少有外族血脉的皇子,最终能够继承大统,这种约定俗成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华夏文化。
标签: 意思就是
上一篇:动态焦点:平王东迁后,周王室是如何一步步衰落的?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科技让非遗有了新“玩法”光明日报讯(光明网记者李航)“没想到现在能在线上逛庙会、玩游戏,还可以在线下兑换春节福袋。”今年春节
2023-01-28 11:34
原标题:剧版《平原上的摩西》试水慢节奏(引题)悬疑剧注入文艺情怀新表达(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夏至改编自双雪涛同名小说的网剧《平原上的
2023-01-28 10:43
原标题:“文以载道”展亮相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日报讯(记者王广燕)斋馆别号鉴藏印作为一种个人标识,倾注着创作者与鉴藏者的情感志趣与品性
2023-01-28 10:52
原标题:举办不同主题阅读文化活动200余场(引题)京城书店伴读者度过书香假期(主题)北京日报记者路艳霞兔年春节假期,京城书店既有书香也有
2023-01-28 10:49
原标题:《难忘今宵》出新,经典何以永恒说到春晚,你会第一时间想起哪首歌?“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这几句话仿佛自带声
2023-01-28 09:39
原标题:为什么汉字“兔”这样写?《说文解字》:“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兔”字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那时的人们通过对兔的观察了
2023-01-28 09:55
原标题:破纪录后,吴京却表示很内疚截至1月25日晚,春节档重磅影片《流浪地球2》携豆瓣8 2分的高评分,国内票房一路凯歌高奏,来到15 43亿。
2023-01-28 09:47
原标题:总票房超67亿元春节档电影市场人气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春节期间,服务消费同比增长13 5%。在服务消费中,电影消费可以说是非常突
2023-01-28 09:43
原标题:工人的画(第1736期)春之梦 山东 黎青玉兔祈福,喜乐安康 上海 郑辛遥应急御寒 上海 王祖和主角与配角 山西 刘伟玉兔新衣
2023-01-28 07:36
原标题:水上花市迎新春1月18日,书法家在水上花市启动仪式上为市民写春联。当日,2023年广州水上花市在荔湾湖畔启动。本次活动依托“荔枝湾·
2023-01-28 07:33
原标题:香港舞蹈团:起舞于古今之间龙镜伊香港舞蹈团的排练厅里,黑色的地板被舞鞋磨得发亮。作品《山水》的公演临近,一班舞者和工作人员,
2023-01-28 07:40
原标题:博物馆里过大年多彩活动年味浓这个春节假期,除了感受各地浓浓的年节氛围。不少人也选择走进博物馆、科技馆,用文化丰富假期生活。博
2023-01-28 05:37
原标题:2023中国诗词大会丨赏诗歌之美品人间至味“民以食为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浸透人心;中华美食同样闻名内外,品类繁多。“寻味”二
2023-01-28 05:50
原标题:青年建设者凭热爱登上春晚舞台:“我在兔年春晚唱出了心声”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张翀通讯员刘向东兔年央视春晚上,来自中建三局二公司
2023-01-28 05:32
【作品广议】原标题:同志,请把身段儿放低些肖承森帮扶 周喜悦春节过了,春天正向我们走来。在这孕育希望的时节,我们欣喜地发现,很多地区
2023-01-28 05:34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广西六堡茶非遗传承人的“南洋梦”中新网梧州1月26日电作者林洁琪蒋雪林“目前我坚持用传统工艺制作六堡茶,暂时没有出
2023-01-27 14:55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丨看电影过大年——北京影院迎来春节观影人流高峰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新华社记者杨淑君、孙蕾“已经看了《满江红》和《无名
2023-01-27 13:52
红红火火闹新春原标题:洋洋喜气添欢乐光明日报海口1月26日电(记者王晓樱、陈怡)大年初二上午,海口骑楼老街人头攒动,海南地方民俗冼夫人文
2023-01-27 11:46
原标题:2023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0 53亿已超去年截至今天(27日)8时,兔年春节档电影累计票房已达60 53亿元,超过2022年春节档60 39亿元的总成
2023-01-27 10:55
原标题:兔年说兔|晋侯兔尊:7只全国罕见的青铜兔满满的仪式感在山西省晋国博物馆内,陈列着4件兔尊,两大两小、两种造型。一只大兔尊匍匐在一
2023-01-27 10:36
原标题:多彩文化庆新春传统佳节韵味浓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多彩文化庆新春,传统佳节韵味浓。新春佳节,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2023-01-27 10:47
原标题:送给每一位妈妈!春晚《是妈妈是女儿》网友版MV来了今年春晚,一首《是妈妈是女儿》感动无数人,大家纷纷晒出了和妈妈的合影。“放手
2023-01-27 10:40
新春走基层原标题:山东东营垦利区——(引题)村晚欢庆新年非遗促进发展(主题)人民日报记者赵兵春节前夕,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兴隆街道东安
2023-01-27 10:49
原标题:春节档总票房昨天已突破60亿元,观影人次超过1亿(引题)六部新片给观众带来光影盛宴(主题)北京日报记者王金跃春节长假接近尾声,今
2023-01-27 09:35
原标题:截至27日零时电影春节档票房超57亿元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天(1月27日)0时,兔年春节档电影累计票房已超57亿元。今年春节
2023-01-27 08:54